我看认识与思维的生成与发展

王生智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议,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是在此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认识偏差的普遍存在是因为每个人思维发展的历程不同。本文分析了传统上定义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等各种定义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生物进化的思想分析了情感与思维的关系,提出了情感思维的新观念,理清了情感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并用情感思维很好地解释了直觉、顿悟、潜意识、认识、情感、意志、思维等原本难以解释的人类精神问题。本文分析了语言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及语言的缺陷,认为哲学是符合逻辑的猜想。

关 键 词:思维  情感  进化

作者简介:王生智,北京邮电大学高级工程师。

一、前  言

现代哲学把哲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上。实际上,人类认识世界不仅依赖于抽象思维,还依赖于人们迄今为止无法深刻认识的直觉、顿悟、潜意识等等,也许对于人类其他思维形式的探讨更有发展空间。近代以来的哲学家,对于人类的认识、情感、意志、思维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至今也没能认识清楚它们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回答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关于物质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已经从古希腊争论到现在了,我们今天或许可以这样来看:唯物论是对的,不过机械了一点,唯心论不对,但不乏对认识的启发?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在他的《哲学问题》(1912)一书中,曾讨论了对于桌子的认识问题。如果没有桌子在那里,任何人也不可能看到或认识到那里有个桌子,但是,人们对于桌子的认识有可能是会不完全一样的,并且不仅限于罗素所讲的光线角度所造成的感官视差。如果那个桌子是红色的,恰巧有一个人是红绿色盲,那他看到的桌子就会是黄色的。现代科学实验表明,一匹马看到的桌子就会比人看到的要矮很多也宽很多,如果是一只苍蝇,它看到的将会是很多桌子。这仅仅是事物在不同观测器中反映的不同展示效果,并不反映那张桌子到底是什么样子。重要的并不是人、马、苍蝇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人、马、苍蝇在他们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如鱼得水般的生活,这就是进化选择分别带给人、马、苍蝇的器官进化的结果。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早已远远超出了对于石头或桌子之类的实物的外在的可直接感觉到的表象的认识。迄今为止唯物论与唯心论讨论的问题还停留在一个很简单的水平上。同是一件衣服,对于审美能力不同的人,评价相差很大,有人认为它很美,有人认为它不好看。到底谁是谁非?这样的问题,唯物论者与唯心论者就更争不清楚了。

比如,有一小群人经常在一起,他们当中有一个人Z,那么Z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不完全一样。学问多于他的人,认为他无知,学问少于他的人,认为他博学。除了学问之外,Z还有许许多多的特征。每个人对于Z的认识是他们各自对Z的众多特征的综合,并且每个人对于Z的众多特征取舍后形成的组合的内容和内容的多少都各不相同。因为,人的许多特征不是仅用感觉器官就可以感觉得到的,了解一个人需要经过多次观察反复比对。Z的某个或某些特征往往需要在这些特征的表现机会到来时才能观察得到,甚至通过终生交往才能了解。Z自身的各项特征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使Z不发生任何变化,每个人对于Z的认识,随时间的流逝,也可能随着观察者自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例子都是人们在日常随处可见的,尽人皆知的。但是,唯物与唯心的争论距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还相差得太远。这些相对简单的认识论不应该再成为哲学费力讨论的问题了。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源于同一个目的,就是要明确人是否可以掌握世界的真理,这件事已经从古希腊甚至更早纠结到了今天。到今天为止,针对人类已有的知识,我们只能说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当中。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这个世界的规律,并且正在认识到越来越多的规律。这些规律有些是对的,有些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的,还有一些是错的,但人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它是错的。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会对人类下一步更深入理解世界提供帮助。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人能说人类已经掌握了世界的终极真理。

实际上认识是一个过程,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一个过程。一个人对于他所在的世界包括他自身的认识,从少年到老年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包括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在内,他们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的思想认识也有很多的不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更是处在发展之中,拿古希腊的哲学和19世纪前后再和今天相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哲学界就思维与认识谁包含谁的问题,也已经争论了很久。今天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为,认识是思维的结果(认识包含了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继续(思维包含了认识),人类只有在感知与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认识,也只有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感知与思维。对于任何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处于不断的感知、思维与形成新认识的过程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用我们人类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事务。如果不借助相应的设备,人们就无法感觉到电磁波的存在。今天,借助电磁波我们已经可以做很多在发现电磁波之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有谁可以保证世界上不再存在类似电磁波的、人类还没发现的东西?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是在此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认识的无止境并非不可知,而是渐行渐知。

人类的认识差别更多的不是人们是否看到了桌子的存在,而是当人们面对他们所看到的所有事物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各个事物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各有不同。比如,有四个人A、B、C、D,分别看到了超市正在售卖绿苹果,A觉得绿苹果一定很酸,他不喜欢,B觉得绿苹果一定很酸,他很喜欢,C觉得绿苹果一定很甜,他不喜欢,D觉得绿苹果一定很甜,他很喜欢,结果只有B和D买了绿苹果。这类事件无时不在地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任何角落,这反映出人们认识偏差的普遍性。由此引发了个问题:为什么对于相同的事物人们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二、抽象思维

认识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与思维,关于感知研究已经很多,意欲深入探讨认识问题,还需要深入考察思维及其形成过程。

思维是大脑对于信息处理的过程。思维包括了关联、比较、判断、归纳、演绎和抽象等各种思维活动。

传统上思维被定义为,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人的思维被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或者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这些的划分本身存在着相互重叠的情况:作为理性思维内容的归纳与演绎或许也存在于感性思维之中;形象思维中同样存在抽象思维,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都是对具体形状抽象的结果;在形象思维中同样存在着逻辑思维,几何学和图论就是典型的关于平面和空间的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

传统上人们把比较、分类、判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论证作为抽象思维的活动。与思维的划分类似,在这些活动中,分析与分类、判断、归纳、演绎有重合,综合与分类、判断、归纳、概括有重合,推理包括了归纳和演绎等等,在这些活动的定义相互间存在着很多的重复或包含,一些活动和另一些不属于同一层次。正是因为这些混乱的划分,使得人类一直以来很难掌握自身的思维体系。

抽象思维应是建立在概念抽象的基础之上的判断与推理。判断包括了对于抽象概念的关联与比较,推理包括了关于抽象概念的归纳与演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抽象思维是建立在概念抽象之基础上的思维活动。

实际上,关联和比较是思维的最基本活动,所有思维活动都包含有关联和比较的内容,没有关联和比较就没有其他思维活动的存在了。人在开始任何一段思维的时候,都要把刚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关联与比较,或者把存储在大脑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与比较,再或者把刚获得的信息与存储在大脑中的相关的信息关联起来进行比较。关联和比较是判断、归纳和演绎中必定要经历的思维过程。

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是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是一种与标准的比较。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出关于特殊或个别情况下的结论的思维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具体事务的与针对抽象概念的判断、归纳和演绎都存在,却又有所不同,只有针对抽象概念的判断、归纳和演绎才属于抽象思维。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念是人类对一个简单或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理解或认识。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是意义的载体,一个的概念可以用任何种类的语言来表达。汉语中“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英语的dog,德语的Hund,法语的chien,西班牙语的perro 。概念在可以独立于某种语言的同时,又必须依赖于另一种语言。概念依赖语言而存在,不是寄寓这种语言,就是寄寓那种语言,概念不可能是非语言的。由于概念是对具体事物抽象的结果,概念在人脑中只能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狗有很多种,人脑中狗的概念不可能是某个或某些具体的黑狗或是白狗,只能是狗这个词的读音和这个读音所代表的狗的一些共性。在日常人们往往将一个概念与一个词同等对待。

人类有了语言才能抽象概念,有了概念,才能用概念进行抽象的判断和推理。抽象思维是承载于语言读音之上的。只要每个人留意反省自身可被意识到的抽象思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抽象思维完全是在语言读音之上进行的。人类的抽象思维是由语言的读音组成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抽象思维。

三、情感思维

人类不是唯一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凡是具有大脑的动物就具有部分思维能力,很多动物都具有对具体事物进行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在有些地方,人们对于大雁没有伤害,那些地方的大雁不怕人,人们可以靠大雁很近,同样是这群大雁,当它们发现猫靠近它们时,它们很快就会游到湖中去或是飞走。显然它们有这样的推理:一个人不伤害我们,两个人不伤害我们……,人都不会伤害我们。这说明大雁具有归纳能力,它们能够把人们归纳为一类。广场上的鸽子也是这样,在许多动物身上不难找到类似的情况,动物具有比较和判断能力的事例更是很多。乌鸦偶然把核桃掉在路上,被路过的汽车压碎了,乌鸦发现利用路上的汽车可以帮助自己压碎核桃,于是乌鸦把找到的各种坚果也都扔在路上,利用过路的汽车帮助自己压碎。这可否说明乌鸦具备演绎思维的能力?既然动物也有思维能力,那么人与其他动物的思维具有什么差别?这些差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法国学者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在他1809年出版的《动物学哲学》中,用环境作用的影响、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原理解释生物进化过程,创立了第一个比较严整的进化理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经过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他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以大量事实证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但是,他们没有讲用进废退是如何实现的。

实际上用进废退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往往要持续很多代,如果说“首次使用”是一种偶然,那么生物是凭借什么来筛选“再次使用”的?这一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类。

今天的高等动物具有很多本能,低等生物就不具备那么多,高等动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人们有理由认为高等动物现有的很多本能是经过进化逐渐获得的。如果将高等动物现有本能按照其被演化为本能的时间分类,最初的本能必定是获取食物,理由很简单,没有食物生物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进化。

在寒武纪到来之前的几十亿年中,生物一直处于单细胞状态,没有太多发展,在寒武纪前后出现了多细胞生物。细胞的分工使得生物自然分化出专司感觉、记忆和指挥的感觉细胞,由感觉细胞收集和记忆来自其他细胞的信息,并协调其它细胞的行为,只有这样多细胞生物才能是一个生命整体。最初,具有感觉细胞的生物在它每次成功获取食物的行为之后,它的感觉细胞就会获得快感并记忆下来,下一次感觉细胞还会协调整体重复上次的行为,当某种行为失败或多次失败后,这个生物下次不再选择相同的行为,或者很可能它就已经不存在了。正是因为寒武纪时,各个生物个体最初遇到的情况不同、采用的行为不同、成败不同、重复不同,造成了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也正是因为各种生物都利用感觉细胞获取和记忆感觉,并利用对感觉的记忆判定是否重复行为,才造成了生物生存对于成功行为和快感的依赖,从而导致了生物进化,也形成了各种生物的、更多的、其它本能。

生物获得快感是因为它“要吃到食物”等愿望得到了实现。只有当愿望得以实现时才会产生快感。成功的生物实现了愿望,获得了快感与记忆,并不断重复上次的行为。不断成功的生物生存并遗传了下来,失败的生物或多次失败的生物就灭亡了。快感是生物判断“再次使用”的依据,是生物遗传的依据,正是如此造成了生物进化,生物在成功遗传的同时,变得越来越依靠快感来指导进化。

快感代表了愿望,更是愿望得到成功的反应,所以快感是可靠的,因而快感支配了复用和进化,也造成了思维对于情感的依赖。生物进化到鸟类和哺乳动物出现时,单一的快感逐渐发展成了更多的情感,简单的感觉细胞逐渐发展成了复杂的大脑。情感自然成了判断的直接标准,情感的印象(记忆)成为了思维的出发点。动物的思维来自从快感到情感的进化,可以叫做情感思维。

动物的活动比较简单,有觅食、睡觉、逃生、交配、抚养、争斗、合作等。这些活动体现了动物的原始愿望,其中合作是比较复杂的活动,动物思维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为了协调和指挥所有这些行为。有许多动物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活动,群居动物的活动较多一些。食草动物的活动比较简单基本没有合作行为,蜜蜂的合作行为是靠个体既定的分工来实现的相对简单,蚂蚁的合作就要复杂一些了,一些大型食肉动物的合作更加复杂一些,如:狮子和海豚的围猎行为。尽管动物的活动简单,他们还是掌握了对具体事物的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归纳和演绎等思维能力。在除人之外的动物中,猴子的社会行为最为复杂,愿望与情感也最为复杂。尽管如此,猴子也还是没有抽象概念的能力,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无法形成概念。

从寒武纪大爆发到现在,生物经历了5亿多年的进化,情感思维作为引导生物进化的指针已经至少进化了5亿多年。人类发展到现在仅有200万年历史,4万年前才形成了语言,人类的语言以及伴随语言产生的抽象思维最多也就进化了200万年,更何况语言自身也还经历了缓慢的发展的过程,文字更是只有几千年的历史。除人之外的动物至今不具备语言能力,早在语言和抽象思维出现之前,人类作为动物的一员,已经具备了动物们今天具备的全部思维与行为能力。语言和抽象思维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语言和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初期,语言和抽象思维只能作为情感思维的一个辅助部分存在,抽象思维的这一辅助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发生过反转变化。

进入人类社会之后,在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帮助下,动物的原始愿望逐渐扩展成为人类复杂的意志,中国人认为人有六欲,求生、求知、表达、表现、舒适、性欲,人类的情感也变得更加复杂,中国人讲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恨、怜。意志反映了人的愿望,情感反映了人的感受。情感以意志为判断标准,受到意志的支配,情感从实践中获得对于意志的反馈,也对意志产生反作用,不断修正意志。一个得到情感正向激励的意志将会得到加强,一个得到情感反向刺激的意志将被削弱以致消失。情感反映意志也调整意志,不仅如此情感还会产生新的意志。相对于意志而言,在从动物到人类的过渡中,情感的变化小得很多。情感不仅反映了意志也反映了意志的成败,思维以情感为出发点比以意志为出发点更加可靠,思维依赖情感更符合进化的选择机理。

从人脑的左脑和右脑的分工结构,结合语言与抽象思维产生的历史,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在有语言之前,右脑负责获得信息、记忆和执行指令,人的左脑负责信息的比较、判断、归纳、演绎,即情感思维。在有了语言之后,情感思维、语音和文字、抽象思维同由左脑负责。很明显,抽象思维是在语音和文字的帮助下,由情感思维发展而来。情感思维一直在执行着对于具体事物的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归纳和演绎等功能,随着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抽象思维逐渐具有了对于抽象概念的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抽象、归纳和演绎等功能。情感思维的反应速度至今远快于抽象思维,其思维过程是无意识的,抽象思维在抽象的基础上拓展了思考的范围和深度,其思维过程是可以被意识到的。情感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情感至今单独掌管着人的思维,由快感发展而来的人类的复杂的情感仍然是人“用与不用”的“判官”。一个人的情感思维来源于遗传和此前他所经历的实践带给他的感受在他身上形成的情感积淀,情感积淀简单说就是对于各种事物好恶的印象(记忆),这些情感积淀形成了情感思维的惯性,这个惯性支配着一个人的所有思维(包括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角度和出发点或称立场再或称第一反应。每当遇到一个事物,思维(包括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只能从这里出发,沿着惯性的角度进行接下来的思考。从高度抽象的意义上来说,人就是一个惯性体,一个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体。与早期生物受快感支配相同,每个人的情感思维和借助语言在情感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抽象思维都是受情感支配的,人们常说的心态决定思想正是这个原因。

还举前面说过的绿苹果的例子来说明。喜欢酸或甜是人的爱好(情感偏好),形成于人的成长过程,现在已变成了他们的思维角度。认为绿苹果酸是通常人的观念,认为绿苹果甜的人一定是吃过甜的绿苹果了,这是他们过去的经历形成的经验(记忆)。他们都会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是否需要绿苹果。喜欢酸苹果的人,只买酸的,当他认为绿苹果是甜的,他就不买了。

对于任何人来说,思维惯性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因素,是从出生一直到现在为止的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他所有的实践结果都会对他的大脑形成兴奋冲击,越强的冲击对于他思维惯性的影响力越深刻,越早期的冲击影响力越深刻。在这里应该注意,同样的事情对于具有不同思维惯性的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的事情对于有些人可能形成强大兴奋冲击,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根本没有引起关注。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记忆,遗忘也是有选择性的遗忘,人正是利用记忆和遗忘来修正自己的思维惯性的,人们对于越重视的事物记忆越深刻,人们越早期形成的记忆越深刻。遗传和早期受到的影响决定了他早期的思维惯性,早期的思维惯性对于他后期的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除非在后期受到非常强烈的反向兴奋冲击,早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一般来说很难改变。正是由于在每个人思维惯性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影响到思维惯性改变的因素太多,造成了人们思维与认识的多样性。到这里已经回答了人们的认识为什么会存在偏差的问题。

同一种族或同一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就会有一些思维与认识的共性,某个民族或某个环境内的人们的共性有别于其他不同种族或不同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共性。我们经常会听到,德国人很严谨,法国人很浪漫等等这类的言语。但是,人们毕竟都属于人类,有着众多的人类共性和相似的地球环境,这就决定了所有的人们总会具有很多的思维与认识的共性,并且共性多于个性。这正是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行业、各层次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的基础。

对于身体行为的直接支配功能,更古以来也仍然仅存在于情感思维的直接指挥之下。游泳、驾驶和语言等技能训练,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会四肢如何动作,知道与掌握、掌握与熟练不完全相等。一个初学游泳的人知道了游泳的动作,并不等于他会游泳。在汽车需要转弯时,一个熟练的司机会在全然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汽车转弯所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操作语言和操作汽车一样都属于熟练工种,人们接受语言的训练是在孩提时代完成的。在这里“知道”是抽象思维解决的问题,由“知道”到“掌握”是从抽象思维向情感思维转化的过程,由“掌握”到“熟练”是情感思维完成的任务,这些训练证明了,抽象思维只有通过逐渐对情感思维实施影响,才能影响到人的行为,正是两种思维的相互配合,才完成了从无知到熟练的转换。

精神与物质并非完全隔绝的。现代科学证明,人的许多心理活动都与人体的激素相关,食物刺激会产生唾液,睡意与褪黑素相关,性欲是由于荷尔蒙的作用。心理活动属于精神的范畴,而激素已经属于物质的范畴了。可否大胆假设动物们把早期情感思维的结果“固化”到物质里去了?人们受到训练后熟练掌握的技能,之所以可以熟练得不假思索就可以执行,也是通过训练被“固化”的结果?或者至少把一组“动作”所需的配合指令的关联给“短路”了?

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经常是交替工作的。在浏览网页时,一些人往往先是很快地扫描一下整个版面,记住一些想要进一步细看的题目,然后再逐一找到要看的题目点开细看。在快速扫描之后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找到了想要细看的题目所在的板块时,却忘了想要细看的题目是什么,只好再在该版块里寻找,才会再次发现想要细看的题目。在这一过程中,最早扫描时是在读文字,应该是在用抽象思维;接下来记住和寻找的却是题目所在的位置,这时使用的应该是情感思维;找到版块后再寻找题目,又是在浏览众题目的文字,再次使用抽象思维。情感思维是无意识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是有意识的思维过程,两种思维同时存在相辅相成,这正说明了顿悟正是抽象思维与情感思维交互工作的结果。

抽象思维的结果会对情感思维产生影响,因而改变人的思维惯性。一个人经过学习和抽象思维,可能会使得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一种实践的结果,在价值观发生转变的前后,他的内心感受有可能会完全相反,在以前他会感到高兴的事物,但是现在他可能会感觉愤怒。例如,一些人原本认为鱼翅很好吃,当他明白了吃鱼翅就意味着滥捕鲨鱼并将导致鲨鱼灭绝之后,他就可能变得很痛恨吃鱼翅了。

情感思维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道理的不同认识,认识不同原因是由于他们的过去不同,他们的思维惯性不同,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就可能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偏好。也可以解释,在课堂上充耳不闻和敏感捕捉何以发生在面对同一场景的不同人的身上,这正是中国人说的那句话:“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就是说学习时每个人所感悟到(获得)的只是与其所思相近(或称与其原有思想产生共鸣)的信息(观念、知识、情感等),其它的信息对他不发生影响。还可以解释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的两个身上时,由于你对两人的感情不同,你的看法有可能不同,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父母对待不同子女做了同一件事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偏心。情感思维是无意识的思维,这可以很好地解释直觉。按照逻辑来说,人们应该有相同的理性,人的认识应该一致,上面这些现象都不是抽象思维可以解释的,这也证实了情感思维至今仍独立存在没有被替代。

情感思维类似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前意识、潜意识、本我和自我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前意识、潜意识、本我或自我仅仅是一种状态,情感思维是以一系列以前众多思维过程的结论形成的思维惯性为起点的思维过程。前意识、潜意识、本我或自我割裂了意识、意志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情感思维将思维与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人的思维可以被分为抽象思维与情感思维,情感思维包括了对具体事物的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归纳、演绎,抽象思维包括了对抽象事物的关联、比较、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归纳、演绎。

四、语言对思维的限制

语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有了语言人类才可能进行抽象思维,有了语言人类可以在同时代人之间交流,有了语言才有了文字,文字可以把思想观念流传给不同时代的人甚至相隔上千年的人。正是由于有了语言和文字带来的交流,人类的大脑才获得了其它动物无可比拟的发展,人类才成为了今天这样依靠大脑的思考来生存的动物。

一个人自身的领悟能力十分有限,两个人在一起交流,信息相互沟通、观点相互碰撞、灵感相互启发,交流带给人们智慧的提升远不是1+1=2 。老师给学士讲课,原本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但是就在这样的讲课中,有很多时候老师自己就会有理解的提升或是新认识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可以是当面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或一个更正确的观点等可以通过语言流传到很远的地方,影响到很多人,使很多受影响的人的认识得到快速提升。人类通过文字把前辈的思维成果,传递给子孙后代,还可以通过翻译传播给不同语言的其他民族。先进思想的广泛交流,可以对人们形成更大的智力提升。古希腊的思想在最近几百年内通过西方传递到东方,创造了当今世界前无古人的文明。2000年前中国孔子的思想曾经创造了中国封建的鼎盛,现在刚刚开始走向世界,也必将给世界文明增添新的辉煌。

除人以外的动物没有语言,只能靠遗传与模仿形成个体间的信息传递。遗传只能是单向的从上一辈传给下一辈。独居动物长大后就会离开前辈,其模仿也更多的是从前辈到晚辈的单向信息传递。群居动物大都属于自己的群体,很难被其它群体接纳,模仿只能发生在本群之内,模仿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与人类的语言交流相比,其它动物的信息交流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得它们不可能具有人类的智力。

语言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语言自身也受到一定缺陷的限制。语言是建立在人们对于事物共同的语音定义基础之上的,这种定义是人们在千百年的生活中逐渐演变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定义即使是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范围内,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异,并不完全相同。观察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的语言以及中国与日本朝鲜语言的异同就不难发现这些。甚至在同一地区同一年代,人们对于同一个词汇的理解也并不一定完全一样,越是抽象的词汇理解的差异越大。人们对石头理解的差异应该远小于对爱情理解的差异,实际上所有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也都存在差异。

语言本身并非是严谨的,它是建立在模糊的人对客观的感觉和理解基础上的,在语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抽象思维也不会十分严谨。尽管有数学语言等专业语言的帮助,抽象思维仍然摆脱不了语言模糊的限制。人类的认识不仅依赖抽象的推理更依赖情感思维中的直觉与顿悟。很多归纳的结论不能得到最终的彻底证实,但是动物与人类只能通过归纳认识世界,这也是人类进化的限制。

现代哲学把哲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上,这是把哲学带入了死胡同。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在探讨逻辑与证实的同时,也在猜想世界究竟是什么。正是哲学的猜想与逻辑证实造就了近代的科学发展,哲学的猜想给科学带来了思想的源泉,哲学的逻辑证实给科学提供了方法。哲学在导致了科学兴盛的同时几乎毁灭了哲学自身,现代科学走向繁荣,一门门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变成了科学的分支,而哲学自己正在走向枯竭。出现这种局面,究其原因正式因为哲学自己忘记了自身最重要的部分是猜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论述因果时谈到,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中国古代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的。这些都是古代哲学对于世界的猜想。

把当代哲学自身放进历史的长河来看,虽然与亚里士多德所站的基础不同,但是仍然是站在科学已证实的基础上对世界做着当代人的猜想。哲学是人类对于世界的符合逻辑的猜想。这个猜想非常之伟大,它反映了人类想要认识世界的愿望,它是一切科学无尽的源泉,人类正是在前人似是而非的猜想中获得了认识的进步,离开了猜想,科学将走向枯竭,人类认识世界的脚步将会停滞不前。我们今天已被科学证实的结论也将可能成为我们后代眼中的“前人的猜想”。对比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和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的惯性体系,这一点很明显。但是,如果没有牛顿的体系以及在牛顿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系吗?这就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过程。

到了近代,哲学家们忙于争论唯物唯心,猜想大多发生在科学家身上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源于他对于苹果掉落后受到的启发引起的猜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源于他猜想自己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这些猜想经过科学的证实,最后变成了科学的定律。

但不幸的正是这里的每个猜想与证实都发生在同一位科学家的身上。善于猜想的人与善于证实的人往往不是同一个人,猜想需要的是发散思维,证实需要的是缜密思维,这两种思维习惯很少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更不幸的是科学正向着完全证实的方向阔步前进,有着完全丢弃猜想的倾向,然而这正是科学自身的范式所导致的必然趋势。今天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的发展就是例证,科学家们正在把自己聚焦到越来越狭窄的专门领域,甚至忘记了本学科的整体方向。正因为如此,世界需要哲学重新担纲各个学科内的大猜想、夸学科间的大猜想、世界全部科学的大猜想,发挥猜想的巨大威力,提出大问题,打破科学范式自身的缺陷,引发科学的革命。

五、结  语

人们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人自身思维规律的认识不清,一旦人们理清了思维的机理,认识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情感思维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当前困惑的许多认识问题。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人类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语言是模糊的,语言的缺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类的思维与认识。哲学是符合逻辑的猜想,猜想是人类不可丢弃的科学之源。

责任编辑:孙宝灵  孔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