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复习:一、《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

1.在《朝花夕拾》里《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请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的内容,简要梳理一下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

3.[2020·连云港]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概括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做出的人生抉择,并简述原因。

4.《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5.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6.[2020·南充]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    。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    》(篇名)里出现过。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

一、《朝花夕拾》

1.鲁迅接受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原因是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受到了作者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还阅读了《时务报》和《译学汇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与理解。《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南京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作者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自己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并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接受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2.先是到三味书屋开始了书塾学习,然后离开绍兴到南京求学,最后又到日本仙台学医。

[解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鲁迅小时候在书塾里学习的经历,《琐记》提到离开“S城”(即绍兴)到南京求学,《藤野先生》讲了在日本仙台学医的事情。将以上综合概括即可。

3.弃医从文。原因:①匿名信事件。日本“爱国青年”的歧视和侮辱,使他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屈辱。②看电影事件。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

[解析]本题考查对《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结合《藤野先生》一文,可知促使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变化的是两件事,一是匿名信事件使他感到屈辱,一是看电影事件让他感到悲哀,两件事使他做出决定:弃医从文。

4.《狗·猫·鼠》。理由:这篇文章表面是写动物,实为写人,表面上写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与猫类似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解析]解题时要紧扣题干中的“深恶痛疾”“'正人君子’之流”等,据此回忆在《朝花夕拾》里读过的内容,便可判断出写“深恶痛疾”相关内容的文章是《狗·猫·鼠》。说明理由时,要根据内容分析作者“深恶痛疾”的情感。

5.示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女人充满厌恶之情。

[解析]长妈妈爱孩子,她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她是为孩子着想的。如给“我”买《山海经》。衍太太却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她经常在背后怂恿孩子们做坏事儿,事后又在人前做好人。如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后散播谣言等。

6.(1)衍太太 父亲的病 (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书,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恿阿祥打旋子,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大声呼喊。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辨析及人物形象分析。(1)题由文段中所叙述的“她”诱惑“我”(少年鲁迅)看不健康的书、鼓励“我”和阿祥等几个孩子打旋子却在阿祥跌倒后矢口否认等事件,可知“她”是衍太太。“她”还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出现过。(2)题要求结合“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性格特征,由选段中“她”的事迹可知“她”具有心术不正、虚伪、不敢承担责任等特点。由《父亲的病》中衍太太让少年鲁迅在父亲临终时大声呼喊父亲,可见她的迷信。概括形象时要注意全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