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反思:“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实验教学感悟
在学习“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时,其中“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下面将本节课关于密度与温度关系的实验教学自己的一些感悟反思一下: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本节课一个最重要的实验就是利用“纸风车”演示:气体温度与温度的关系。为此课前首先精心准备这个实验,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风车尽然会引起大家的兴趣。当我把纸风车做好以后,在办公室里进行实验的时候,引来其他老师的围观,让人不由得感慨,只要有个童心就会让自己永远年轻。
以下是在办公室演示实验的部分画面:

第二环节:课堂演示
应该说,本节课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纸风车”这一环节,当我给学生展示出纸风车的时候,学生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第一步:学习制作纸风车
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让学生先自己现场制作一个纸风车,没想到学生的兴趣是如此高涨,纷纷动气手来。我没有急于和学生学习新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自实践一下,寻找自己逝去的童年时代,看学生们是如此的专注,让人不忍打扰。

第二步:学生演示“纸风车”的实验
在接下来的环节,我也把动手的机会给了学生。上来操作实验的是成绩很差的学生,我没有冷眼对待这些本身就很自卑的学生,而是尽可能让他们得到展示的机会,下面是学生操作的场面:

第三步:生活中的物理
接下来的环节给学生以下两个生活实例:
1.暖气片

2.走马灯

反思:本节课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去学习探究,才会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值得一体的是,下课以后有的学生在走廊里愉快地唱着:大风车呀,吱悠悠地转……那一刻我不禁感慨万千,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一份愉悦和幸福来学习。可是在目前一切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下,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几乎就是在痴人说梦。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