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记忆之十二】曲雅蒲林梅韵香

(0)

相关推荐

  • 戈宝栋:戏画缘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 ...

  • 北京大学所藏戏曲孤本《瑞鹤山房抄本戏曲集》的价值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有一套瑞鹤山房抄本戏曲文献,之前一直被称作"戏曲四十六种",自上世纪90年代起,诸多专家学者都曾在著作中有所论述,且多次号召尽快出版,既为保护,亦广流传.2018 ...

  • 吴钢:我所认识的赵荣琛先生

    赵荣琛先生 我在<中国戏剧>工作时,家住东大桥,离赵荣琛先生住的呼家楼很近.经常到他家串门,他当年演出不多,但每日坚持练功.练唱.他的儿子女儿都喜欢唱戏,但仅是业余爱好,记得赵荣琛儿子的杨 ...

  • 吴敢:哭解玉峰君

    我与玉峰相识于2000年5月25日,那一天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聘请我为该校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5月24日我从徐州去宁出席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答辩会. ...

  • 王宁:曾是千里传笙歌 天下戏曲半吴门——“葑溪曲学”公众号发刊词

    曾是千里传笙歌   天下戏曲半吴门 --"葑溪曲学"公众号发刊词 王宁 葑溪是一片写满故事的土地. 明清两代,这里一直开满荷花.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葑门 ...

  • 吴敢:我与吴晓铃先生——《我与师友》之三

    我的1981-1982年的日记和部分信件后来遗失,只记得是198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和邓瑞琼师兄在京读书. 那时我们正在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方向读研究生,为毕业论 ...

  • 王馨:忆与解玉峰师的曲缘与学缘

    有一种痛,好比日落后让人眼见着一丝一丝却又不知不觉陷入的黑暗,沉沦其间寻不到光,唯有回忆,成为目前能够抓住的唯一一丝光亮. 我与解师的结缘是昆曲.2012年6月,在我跟随朱復先生学曲两年后,他让我去南 ...

  • 苗怀明:吴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提起吴梅,人们往往用一代曲学大师一词来称呼,类似的称呼其实在吴梅生前就已经有了.尽管如此,吴梅对自己身后的寂寞还是有预感的. 吴梅先生 他虽然第一次将曲学搬上大学课程,门下涌现了一批像任中敏.卢前.钱 ...

  • [转载]吴小如:漫谈所谓“懂戏”(外一篇)

    原文地址:[转载]吴小如:漫谈所谓"懂戏"(外一篇)作者:梦笔山人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并非我不爱看戏,无奈我不懂戏.其实观众懂戏与否乃是相对的: 看戏再多,也不能看遍所 ...

  • 王馨:两场几被忘怀的吴梅先生纪念活动——回顾吴梅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发端

    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一生治学词曲,倡导曲学教育传承,集制曲.论曲.曲史.藏曲.校曲.谱曲.唱曲.教曲于一身,开高等学府教授曲学之先河,为后世培养了大量有成就的戏曲研究和教育人才,泽被后学之功,令后世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