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怎样练出气感,及气感的种类

有读者问:练太极拳怎么样才能练出气感呢?

其实,大多数人只要按部就班的练,只要能坚持,都会感觉到气感。只是有些人感觉到的气感强,有些人感觉到的气感弱。当然也有少数人,练了很久,还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上面有片文章讲到教吟诵的嘉静老师,现在练拳开始能感到有气感了。

之后,某一天嘉静老师打卡,她一天之内走了六七趟拳,96式武式太极拳。

夜郎拳友惊叹,说嘉静对她自己好狠。嘉静说,她其实练了七趟,有气凝聚的感觉。

首先说说这气感有什么用?

这气感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你会觉得打拳有气了,会感觉挺有意思,很舒服,打拳不会感到枯燥了,很好玩,坚持打拳也就变得不困难了。

这是广州二期,嘉静第一次参加培训的那期。里面有练武练气基础的很多,廖雨兵,雷体尚,覃武民,黄李强,觉舍,李志华等等。课堂上气场极强,打坐时有人出现暂时无法控制的自发现象。

但就是这期,尽管大家的感觉是非常好,非常强烈。还是有一名学员,在香港某大学读研的年轻人讲,他的感觉较差,跟其他人比,他的收获也最小。

总是有与众不同的人,比如八戒。八戒是广州三期的学员,一个大帅哥,参加了广州三期后,两年不练。到2017年又在东莞参加一期,还是觉不到气感,所以回去后还是两年不练,到了2019年,八戒直接飞来曼谷跟我相会。表示只要机会允许,希望再参加一次课程。八戒说,他就是感觉不到气感。下图,广州三期,后排左五为八戒,左六为小魏。大部分人参加了后期复训。

大多数人还都是有感觉的,只是来感觉的时间不同。这一期的另一个大帅哥,小魏,在这期中头六天都很差,第七天突然动作像样了,有味道了。对某些人来讲,太极拳入门真的不易。2019年我在海南办班,一名学员,因为没有基础,学起来有些困难,动作拙笨滑稽,但他学的很认真,一直蹦蹦跳跳的像是慢打少林,前六天都是如此,但到了第七天,出现了变化,他的动作缓慢均匀,开始有太极拳的味道了,可惜,课程也是在那天结束了。

小朱是学员中年纪最小的学员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他父母帮他报了四次班,每次都是七天班。第一个七天班,他跟着一群叔叔阿姨一起练,动作学的快,也能记住。因为练拳胃口大开,所以他练的很开心。但小孩子做动作不可能太关注,不太容易带觉知,所以尽管他参加了三期课程,仍不知道气感为何物。但到了第四期的第四天,他的感觉突然来了。他打拳也有味道了,有味道之后,他自己就主动来练拳了。小朱的变化,我们都能看出来。

有人问小朱,是否打拳有感觉了,小朱说对啊,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你练到一个临界点,你的感觉就来了。

太极拳的所能练出来的气感,有些地方跟气功相同,有些地方跟气功不同。

练出气感也不会就练成了盖世神功,但练出气感会增强很多乐趣,能让你进一步喜欢练太极。另外就是,气感越强,你对自身感觉就越强,就会把神意收回身体。气能拘神,所谓练气化神其实也有这一层意思的。

那么,气感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实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气感,这些气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正好在脸书上看到有人总结练太极拳能出现的各种气感,我转过来,给感兴趣的拳友看。

太極拳氣感種類  (转)

在還沒有開始練氣功,大家對於氣的敏感度,就有顯著的不同。有的人雖然沒有練氣功,但是對氣很敏感。這可能是体質的關係,或者是天份的關係,或者是常靜坐,或者是常接觸廟宇鬼神之靈氣。又年輕人會比老年人對氣較有敏感度。對氣較有敏感度的人,會比較相信氣功,也會對氣功比較有興趣。

氣感就是人對內氣的感覺。氣感有很多種,你去練功就會有其中幾種感覺,而

不是全部:

氣感的大致種類(30種)

(1)蟻行:氣在皮膚表層較細經脈移動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好像螞蟻爬在人的皮膚上面,會覺得癢癢的。

(2)蠕動:氣在較粗經脈上移動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好像蚯蚓在慢慢地蠕動。

(3)溫熱:氣使細胞活動力大大增加,使得體溫稍爲上升,而感到溫熱。也有另一種情況是氣通督脈會產生溫熱感。

(4)清涼:如果細胞過於興奮,氣也會抑制細胞的異常,而感到清涼。也有另一種情況是氣通任脈會產生清涼感。

(5)冰冷  :  氣能驅動,陰陽道理,會有兩極現象,陰的部分集中在手掌,會極冰冷,如冷氣,冰箱原理,又如武俠小說裡的寒冰掌,身體很舒服,不會感到不適..

(6)酥麻:這是由氣的運行產生了磁場的作用,而感覺麻麻的,更好的情況會感覺酥酥麻麻的。

(7)膨脹:氣累積較多了,就會有膨脹的感覺。

(8)緊縮:氣開始內聚濃縮了,就會有緊縮的感覺。

(9)針刺:好氣已開始逼出針型病氣的感覺。

(10)跳動:氣累積成團在肌肉或經脈移動的感覺。又分穴位的跳動( 垂直跳動),與經脈、肌肉的跳動 ( 水平跳動 )。

(11)麻電:這是氣的運行產生了電場的作用,而感覺有微弱的人體靜電。

(12)漂浮:氣變輕了,且往上移動,就會有漂浮的感覺。

(13)沉重:氣變重了,且往下移動,就會有沉重的感覺。

(14)酸痛:好氣已開始逼出酸性病氣的感覺。

(15)輕安:清氣已遍佈全身,就會有輕安的感覺。

(16)浸潤:氣滲入肌膚較內層的感覺。

(17)穿透:較大股的氣滲入肌膚的感覺。

(18)水流:較大股的氣在經脈或血管移動,感覺好像水在流動。

(19)滴蠟油:氣在頭部打通經脈時,好像蠟燭熔化,蠟油由頭頂往臉頰移動的感覺。

(20)骨熱:氣的暖流已進入骨頭內,感覺骨頭裏面熱呼呼的,非常舒服。

(21)顫動:不同種類的氣在體內產生了共振,而使細胞顫動起來。

(22)速電:氣帶動細胞內的原子,使原子內的電子獲得能量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變成自由電子,形成多股電子流,在全身以極快速度相互繞轉,這是剎那間打開全身經脈與筋骨最舒服的狀態。這就是快速電流的感覺。

(23)被灌:頭頂與雙肩有多處穴位打開,虛空好氣整股由打開的穴位進入,感覺好像被灌頂。

(24)融化:全身穴位打開,身體之氣與虛空之氣合而爲一,感覺身體好像被融化了。

(25)舞動:氣機使全身筋骨活躍起來,使人感覺不由自主地手足要舞動起來。

(26)按摩:氣入內臟,使身體內臟有被按摩的感覺。

(27)抽動:氣在體內已能一縮一放,產生肌肉抽動的感覺。

(28)丹動:氣已結活丹,活丹開始運轉的感覺。

(29)靈動:氣入靈體,使靈體活躍了起來,全身變成了靈動現象。

(30)光動:氣已化光,光光共振,使人有光在動的感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