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松:外感热病久治不愈在于外感热病的瘥后调治
相关推荐
-
夏季脾土易受损,脾胃弱的人要多吃这一汤一粥,保卫脾土,退散湿浊!
道医课堂 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
-
呕吐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呕吐是一个症状,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起的病证.所以任何病变,有损于胃皆可发生呕吐.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其实呕与吐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 ...
-
外感热病的瘥后调治
肖相如按:本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赵岩松.宋乃光.刘景源老师合作写就的外感热病愈后的治疗和调护.文章首发于2005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现重新编排,以飨读者. ...
-
经方心裁(187)越婢加半夏汤:妊娠外感咳嗽、妊娠外感发热、妊娠外感胃痛 -- 马氏妇科
越婢加半夏汤 [原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治第七> [组成与用法]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 ...
-
经方心裁(189)越婢汤:妊娠外感咳嗽、妊娠外感恶阻 -- 马氏妇科
越婢汤 [原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组成与用法]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 ...
-
【赵绍琴:谈胆囊炎6种情况的证治】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克,黄芩10克,旋覆花10克,片姜黄 ...
-
“腰痛”久治不愈,别忘了这张治痰热的经方
原创 徐凤新 悦读中医 3月1日 小编导读 一般提到腰痛的时候,我们往往想到的都是"肾"是否出了问题.但在实际临床中,并不是所有的腰痛经过补肾治疗之后都能取得疗效.今天小编要和大家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下焦湿热证治(五法)】58
下焦湿热证治(五法) 一.湿重于热(二法) (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 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呆如痴,口干呕恶,舌苔 ...
-
果然大调仓!傅鹏博、赵枫、刘格菘、董承非、谢治宇的最新动向来了……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基金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傅鹏博.刘格菘.董承非.谢治宇.赵枫等知名公募基金经理一季度的操作策略浮出水面. 从整体来看,在震荡的一季度市场行情中,"顶流&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中焦湿热证治·热重于湿(四法)】57
湿热病 中焦湿热证治 热重于湿(四法) (一)清胃热以泄阳明,燥脾湿兼解太阴 中焦阳明胃热炽盛,又兼太阴脾湿,症见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脘闷身重,舌苔黄腻而干,脉象洪大,按之略濡.此热重湿轻之象,治 ...
-
赵锡武老先生:通补兼施法辨治冠心病
华医世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医属"真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畴. 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心肌供血不足所致.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当代著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