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莱菔子

2021-07-01 23:03·药王追随者

一、典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涂消肿毒。”

2、《本草便读》:“下气消痰,生服性升能涌吐,宽中化食。炒香气降味辛温,可消胀以利肠,能定喘而止嗽。”

3、《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4、《本草从新》:“生用能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炒熟能定咳嗽痰喘,调下痢后重,止内痛,消食除膨。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

5、《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6、《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7、《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8、《本草撮要》:“功专长于利气。生用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炒熟定咳嗽痰喘,调下痢后重,止内痛,消食除膨。”

9、《本草分经》:“辛温破气,生用能吐风痰散风寒,炒熟治喘嗽下痢消食止痛,其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

10、《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11、《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12、《本草求真》:“能吐风痰,有倒墙推壁之功,迅利莫御。若醋研敷,则痈肿立消。炒熟则下气定喘,消食宽膨。一生一熟。性气悬殊。(生升熟降。)但生则克血消痰治痢,熟则生痰助湿。”

13、《本草新编》:“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治风痰,消恶疮,善止久痢,除胀满亦奇,但宜少少用之。补气之药得之,而无大过之忧。利湿之剂入之,而有善全之妙。多服则损气,久服则伤阴也。”

14、《本草易读》:“下气定喘,消痰化食。利二便而除胀满,吐风痰而消肿毒,止气痛而发疮疹,平下痢而息后重。”

15、《本草择要纲目》:“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利气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16、《药笼小品》:“长于利气,生用豁风痰,散风寒,炒熟定痰嗽,消食除膨。”

17、《药性切用》:“生用辛平,化痰破气;炒熟辛温,消食行痰。服参作胀,非此不消。”

18、《玉楸药解》:“下气止喘,化痰破郁。辛烈疏利,善化痰饮,最止喘嗽,破郁止痛,利气消谷。生研,吐老痰。”

19、《顾松园医镜》:“下气治痰定喘,消食除膨止痛,生研汁服而吐风痰,醋调末涂而消肿毒。”

20、《雷公炮制药性解》:“其子下气犹捷,有推墙倒壁之功;水研可吐风痰;醋研可敷恶毒。俗名萝卜,解面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菜子甾醇、22-去氢菜油甾醇、挥发油,还含莱菔素、芥子碱、脂肪油及氨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含芥子碱以芥子碱硫氰酸盐计,不得少于0.40%。

2、作用:本品有祛痰、镇咳、平喘、降压、抑菌、调节胃肠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等作用。

(0)

相关推荐

  • 莱菔子〔附:萝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萝卜子. [来 源]为十字花科莱菔属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种子,其根茎"萝卜"也供药用. [成 分]种子含芥子碱.脂肪油约30%,油中含芥子酸甘 ...

  • 常用中药材第二十四章:辛温解表

    ---------------------------------------------- 第二十四类:<辛温解表> (14味/桂枝.防风.生姜.麻黄.细辛.羌活.白芷.辛夷.苍耳子.香 ...

  • 两味神仙中药,可治一切哮喘

    ‍ ‍哮喘的发生,一在痰阻,二在气机不降. 哮,咆哮,痰阻在肺,呼吸便如有一道山阻挡,形成压抑的咆哮.喘即气喘,可因呼吸困难引起大张其口,甚至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 所以哮和喘就像连体兄弟,一个发出声 ...

  • 收藏!原来家家厨房都有的白萝卜,还能治这么多病?

    原创 王志强 当归中医学堂 今天 萝卜,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身影,几乎人人都吃过.可以说有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认为萝卜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但也的确会有少数人认为萝卜是最难吃的食物.这么寻常的食物,我问你 ...

  • 中药古今研究:冬葵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2.<本草经集注>:"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 ...

  • 中药古今研究:石韦

    一.典籍摘要 1.<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名医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q ...

  • 中药古今研究: 补骨脂

    点击加载图片 一.典籍摘要 <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 ...

  • 中药古今研究:石榴皮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2.<本草求原>:"洗治疥癞." 3.<本草拾遗>:"主蛔虫, ...

  • 中药古今研究:砂仁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 ...

  • 中药古今研究:青风藤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 ...

  • 中药古今研究:茵陈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2.<神农本草经>:"主 ...

  • 中药古今研究:瞿麦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2.<名医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 ...

  •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药王追随者2021-05-02 09:24:53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