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与陈赓情同手足,却选了不同阵营,杀害瞿秋白成一生遗憾
相关推荐
-
黄维折在最信任的人手里,三十八年后再相见,彼此一声叹息
1948年9月,黄维被任命为华中剿总下辖的第十二兵团司令.十二兵团十二万人马,武器精良,人员满编,下辖四个军,既有何应钦派系的85军,也有陈诚土木系的第10.14.18军.蒋介石曾问在上海养病的陈诚: ...
-
陈赓大将人缘好人脉广,为什么这么说?连坐牢都有人请去吃宴席!
看风儿风卷残云,看土地干枯殆尽,看世间饱经沧桑,看小编介绍 陈赓大将的传奇故事很多,他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爱开玩笑,在国共两党中,要说人缘最好的人,陈赓当属第一.不管是我党军政要员还是国民党高官,毛主 ...
-
功德林往事:宋希濂下令枪决老师瞿秋白,这位将军愧疚一辈子
1949年12月27日,国民党军陆军中将宋希濂步了石达开的后尘,兵败大渡河,他感到投降可耻.逃跑无望,遂拔枪自杀,被警卫排长拦住,随后即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宋希濂长达十年的改造生涯从此开始.宋希濂曾和 ...
-
陈赓:晋许世友为大刀团长,受伤后坚持作战,徐向前命人把他抬走
陈赓大将是我国开国十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他入党早,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学早,1924年就成为黄埔一期的学生,他在真刀实枪的战场立下许多显赫战功,他在波谲云诡的地下斗争 ...
-
瞿秋白遭捕后誓死不降,临刑路上引吭高歌,最终遗言“此地很好”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苏区濒于完全沦陷之危:中共中央因此决计率领红军撤离苏区,继而踏上了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临行前夕,博古等宗派主义者,借着&q ...
-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使出美人计,陈赓如何应对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陈赓被捕后,蒋介石使出美人计,陈赓如何应对 ----下面是文字版---- 1933年3月24日,陈赓在上海准备去苏区,结果因为叛徒告密,被捕入狱. 陈赓当年救过蒋介石的命,天下人都知 ...
-
这位国军名将因杀害过一个人,后半生一直在深深忏悔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这位国军名将因杀害过一个人,后半生一直在深深忏悔 ----下面是文字版---- 在我党历史上,瞿秋白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不光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跟鲁迅交往 ...
-
宋希濂和陈赓
学生枪毙了老师,同窗兵戎相见,在黄埔师生们的战场上,硝烟中同样弥漫着多少无奈.多少恩怨情仇-- 黄埔军校从一诞生就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师生们在战场上的枪口多数时候都是对准了自己人.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揣 ...
-
【每天老照片】-1万-7138-杜聿明与宋希濂,陈长捷和王耀武,为何能够成为第一批释放的战犯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军老后在全国各大战场上俘虏了,不少国军高级将领.对于,这些帮助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战犯,我党并没有枪毙他们,而是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给予改造,教育.等到了1959年时,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 ...
-
宋希濂被特赦后:获周总理亲自关怀,1985年在机场塞钱给陈赓遗孀
1959年12月初,前国军中将宋希濂走出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这一年,他已经52岁. 10年前,也是12月,他在大渡河畔被俘.而后,他以战犯之身被关押,并在1954年由重庆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接受改造. ...
-
85年傅涯离美之际,宋希濂拿出一把钱:恳请你代我买花祭奠陈赓
引言 对于陈赓,宋希濂曾这么说:陈赓的精神非常伟大.无敌无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几次接触,他完全没有胜利者的傲气,几次谈话让我折服,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图|宋希濂晚年照片 01 ...
-
陈赓约宋希濂,说要带他面见一位要人,宋几次盘问,陈赓笑而不答
黄埔军校开办之初,虽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设立了大本营,与北洋军阀政府对抗,但即使在革命基地广东,真正拥护孙先生的军队的为数仍很少.广州以东以南地区,多为叛军陈炯明部所盘踞,在广州及其附近的军队,如杨希闵 ...
-
瞿秋白只活了36岁,枪杀老师的宋希濂却活到了86岁,凶手悔恨不已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的刑场上,瞿秋白盘膝而坐,毫不畏惧地对国民党刽子手说:"此地正好,开枪吧!"空气静默两秒后,哨声落,枪声起.时年36岁的瞿秋白饮弹洒血, ...
-
1935年瞿秋白对刽子手:此地甚好,开枪吧!凶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原创2021-07-02 13:40·新角度历史 6月份的福建长汀已经非常炎热,这一年是1935年,瞿秋白用力抬起手上沉重的刑具,他努力保持着微笑,他决定要以自己的生命和敌人斗争到底,他看着眼前对他施 ...
-
宋希濂晚年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到缅甸,那么后果真的很严重
2021-08-01 21:16·我家的猫叫皮蛋 1949年8月11日下午,胡宗南来到汉中的军用机场,等待一个人的到来.此时,东南各省已经大部解放,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中,只有胡宗南还掌握着几十万大军,成 ...
-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营阻击日军3000人步兵支队,竟大获成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这是<孙子兵法>地形篇中的一段话,意思是: 地形对用兵打仗是极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