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位状元,逾千进士,告诉你一个B面晋江(泉州印象五)

去泉州晋江的时候感觉晋江人果然有钱。有钱这件事跟怀孕一样,一般都藏不住。晋江的公路两旁的房子整齐漂亮,人们的穿着普遍光鲜,特别是他们的脸色显得舒缓开朗。日子过得舒坦不舒坦,从神情可以看出来。
这情形符合对晋江“多金之地”的想象。很少人不知道晋江,它的名声远远超出了一个县级市的地位。一些地方知名度不高,总抱怨宣传不力,做点什么都得声嘶力竭地吆喝或咋呼。要是经济发展得像晋江、石狮这样,产品满天飞,名牌遍世界,根本就没有宣传力与不力的问题。
就像猴子擅长爬树,人们往往忘记了它还是游泳高手。晋江因为有钱,人们忽视了它还有文化。不过,笼统地说,会挣钱也是一种“文化”,闽南人“爱拼才会赢”,喜欢闯荡天下,四海为家,不那么安土重迁,这种“地域文化”与山东、山西等地不太一样。我想讲的文化,指的是翰墨飘香、诗礼传家的那种。
走进晋江的五店市,这种文化扑面而来。五店市是晋江的发祥地,换句话说,它是晋江的根,自唐代蔡氏一家五口在此开店,才有的晋江市。时间的刀子太过锋利,把历史砍得七零八落,太早的情形已不可考,五店市保留着许多明、清和民国的老房子,它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像蒙着厚尘的美玉。2012年政府决定把它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时,正是房地产最热火朝天的当口,据说当时五店市的地块价值10个亿。但政府“富贵不能淫”,不仅没卖地,还“贴”进去2.5亿元,修缮了那些旧宗祠、老寺庙和名人故居,一些倒塌了的则在原址重建。
文化是无价之宝。家里的古董无法明码实价,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持家有道的人都不会随便丢弃,一个城市的老建筑、老树、老工艺等老东西也是这样。晋江留住了五店市这个城市的根,成了今天向人们亮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五店市一共130幢建筑,就像130口深井,跳进每一口,都能让人领略到闽南文化的不同味道,包括建筑风格、郡望渊源、名人遗迹、风尚习俗……置身其中,有点像一个饿汉,面对满桌美味佳肴,恨不得大快朵颐,却只能浅尝辄止。
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相辅相成,每到一处新地方,最美妙的就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里见过的人、知道的事,原来就在眼前脚下,让人备感亲切。在天官第见到张定边的雕像,虽然不知道他是否长得就是这个模样,但品尝着他发明的“万应茶”,这个义薄云天的起义将领的传奇故事浮上脑海。后来进了朝北大厝,除了那些精美的石雕、木雕让人大开眼界,主人家小姐住的阁楼,让我油然想起小时候也曾住在阁楼上的情形,心里掠过一丝惆怅。
天官第中的张定边雕像
因为时间太紧,我们后来只能走马观花,像几片树叶从那些高门大宅的门前漂过。一幢古意森然的老房子门头有四个大字:庄氏家庙。房子跟闽南传统建筑并无二致,翘脊飘檐,雕梁画栋,但大门紧闭,屋檐下并排的四块匾额,两块题着“状元”,一块题着“榜眼”,一块题着“会元”。
科举时代的状元,还有榜眼和探花,每次殿试都只有一位,不像现在高考,哪个地方、哪个学校、哪门科目只要考了个第一都拿“状元”加冕。从隋朝至清朝1000多年,总共也才出过777位状元,一般人家祖上出一个秀才都大肆吹水,庄家一门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榜眼,还有由“文化教育部”(礼部)主考录取的第一名“会元”,想不起还有哪个名门望族享有这样的风光。
因为科举被废,白话文通行之后,八股文成为敝履,状元也被一些人当成食古不化的笑柄。有人曾列出清代的两个名单,状元谱中有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元锦、刘子壮、陈沆、高福姚、刘春霖;落第秀才榜则有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前者寂寂无闻,后者如雷灌耳。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清朝的落第秀才起码超过300万,状元才114位,从一个不同数量级的庞大群体中,找几个“成功人士”把状元们比下去,自然不是难事,忽略了历史上有比这些名声显赫的落第秀才多得多的落第秀才无所作为,沦为人生loser(失败者),而状元中并不乏名留青史者,如文天祥、翁同龢,王维、柳公权、张孝祥、张謇。这种比较是认知上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更何况“寂寂无名”并不等同于碌碌庸人,就学问而言,皓首穷经,从百万军中突围的“状元”真不是虚的。
“庄氏家庙”的大门看不到常见的门神,向导说,那两位状元就是他家的门神。历史上晋江曾经出过十一个状元,一千多名进士,五店市一个石牌坊的对联自豪地记录着这份荣光:
十一状头直以高风煇岁月
千余进士尽收文藻佐江山
在“庄氏家庙”旁的“蔡氏家庙”,门头上标着“自唐世家”,我恍然想起宋代大名鼎鼎的蔡京、蔡襄就是福建人,不记得他们是叔侄还是兄弟。我还记得明代那位惊世骇俗的李卓吾先生也是晋江所在的泉州人。山川形胜文脉盛,此地从不欠风流。
李卓吾先生
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一般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就具体的情形,它们更像“鸡”与“蛋”,鸡可以生蛋,蛋也可以生鸡。就个别而言,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阶段,没有文化也可能暴富,但一个地方整体、普遍和持久的繁荣,不能没有文化的支撑。晋江看得到的经济是它的A面,看不见的文化则是B面。崇德向善、敢闯爱拼,讲诚信、守规则,善于合作,这样的文化,如风行草偃,使得经济欣欣向荣。就像过去绅宦人家堂上的对联:诗礼传家久,簪缨世泽长。
离开五店市时,我问那位灵心慧齿、如数家珍的向导贵姓。她粲然一笑,说:我姓蔡。
难怪,五店市原来就是她的祖根。
(我都写这么多了,不妨转发、留言、赞赏和点击“在看”鼓励一下)

其他相关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