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扯鸡蛋:给足了补贴和贴息利好,为啥还是很少有人积极去养猪?!!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猪肉消费是各种副食品种最重要的品类之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每年的各种肉类消费年均总量达到8800多万吨!比欧盟各国和美国加起来的消费还要多!

我国光是猪肉一项,就消费了全世界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所以猪肉就成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强力推进环保和非洲猪瘟肆虐的原因,去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暴涨,带动各种肉蛋奶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蛋鸡去年下半年受益匪浅)!

面对刚需中的刚需涨出历史性天价,普通消费者大呼吃不起、怨声载道。

于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地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鼓励措施,扶植生猪产业,从环保、土地、政策等方面大开绿灯。

连一贯视为农村最紧缺的资源——资金方面,利好也是空前的大,贴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短期贷款变中长期!

甚至,在上级政府强令限期完成生猪生产任务的重压之下,经济富裕的地方,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白送给养殖户(养殖达到一定规模,不要求还钱,但个人需要投资达到至少一半以上份额)!

但是,即使是有着这么巨大的利好,农民还是不买账,应者寥寥,根本没了过去那种人头攒动、积极踊跃加入养猪队伍的局面!究竟这是为什么?

首先,借来的贷款终究还是要还的!即使是“以奖代补”也需要个人投入巨量的至少对等的资金才能到手!

大家都明白,在任何农产品价格高峰时跃身投入,等来的极少有好行情(去年鸡蛋高价时投资养鸡,当下的困境就是明证)。

即便是跟上一段好行情,时间也很短暂!之后便是深不见底、遥遥无期、令人窒息难熬的价格和行业低谷!

如果不幸中招“非洲猪瘟”,破产倒闭就成为必然结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债台高筑、东躲西藏的个例比比皆是!

其次,毫不讳言,我们一些地方管理机构 ,仍然存在政策执行连续性不强的弊端,换一任领导,指导方向大变的简直太多了!

前任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生猪生产任务,可以方方面面开绿灯、各种奖励补贴,后任领导可能为了整治环保,让你分分钟关停养猪场!不服是吧,强拆伺候!半生积蓄顷刻间化为一堆废墟垃圾!

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地方上有政策扶植、有贴息甚至无息贷款、有奖励有补贴,这等好事上哪找,干上再说!

我们作为养殖过来人,清楚任何一个行业,没有3-5年的摸爬滚打,是根本没法入行的,那些当初满怀创业激情,豪情万丈的加入养殖行业的,有多少人坚持到三五年后呢?

如今,农村各地,大量当初投入重金创业,而今有多少经营无着、破产倒闭,破败的养殖场,散落着乡村的角落里,任凭风吹雨打!

读到这里,有人就奇怪了,为啥好多好多养殖企业,结局并不尽如人意,政府还如此积极的去花钱扶植补贴呢?

利益诉求不同,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们投资养殖场,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说白了就是追求能发财,而地方政府扶植补贴养殖企业,更多追求的是社会综合效益!

假如有人投资养猪场最终破产倒闭失败了!但是,有猪肉生产出来了,暂时还可以解决猪肉短缺导致的民生问题!

更重要的是,经营养猪场首先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夫妻两人亲自干也是再就业)。

其次,投资养鸡场的房舍、设备解决了上游的一大帮像钢铁、加工、安装、饲料生产等等就业问题,农民生产的玉米和大豆有了销路。

多少人,会因为你这个养殖场而有了生计有了希望!背后拉动GDP的增长更是无法计量!

相当一部分人,现在已经总结出规律,只要是地方政府大力提倡、叫响炒热、奖励补贴的农牧项目,尽可能避而远之!

否则,最后的死相往往很难看、后果很严重!——到手容易的东西,无论是钱或者别的资源,在经营中并不珍惜,所以,失败就是必然!

而那些干一行专一行,能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深耕一个领域创业者,往往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因为,没有高昂的代价和学费,单靠书本上的经验是靠不住的!成熟和理性,是靠多次的挫折和低谷才能历练出来滴!

     预知鸡蛋后市行情如何发展,敬请继续关注《老井扯鸡蛋》,老井愿和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