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今天上课和同学们探讨《景阳钟》。《景阳钟》原本脱胎于《铁冠图》。清人计六奇《明季北略》笔记记载,明代皇宫内有密室,据传藏有刘伯温所绘秘图,绝对不可打开,癸未(1643)年秋,明思宗崇祯执意开启大内密室,见到一个箱柜里面放着三轴绘图。第一轴绘图的是数千文武百官,全都手执朝服、朝冠,披发到处乱走。第二轴绘图是兵将倒戈弃甲,民众拖家带口四处逃难。第三幅画则画一人,面貌和崇祯一模一样,左足穿袜着履,右足赤脚,披散着头发上吊自尽。其实就是明亡帝死之预兆。
《铁冠图》主要描写的是大明朝灭亡前以及灭亡后的一段悲惨往事。其中《刺虎》一折描写的是李自成叛军攻陷京师,帝崩。宫女费贞娥假冒大明公主,诈降李自成,试图行刺。岂料李自成将费氏许配其侄李过(外号“一只虎”)。费贞娥用酒将李过灌醉,刺死李过而后自尽。这也是戏曲非常著名的三刺三杀中的“刺虎”。

但是《景阳钟》为了集中表现亡国的反思,删去《刺虎》,把重点集中在崇祯皇帝身上。《景阳钟》分为《延议》、《夜披》、《乱箭》、《撞钟》、《分宫》、《杀监》和《景山》七场戏。其中《撞钟》和《分宫》是这部历史剧的最为重要的场次,也是表现崇祯心情最复杂,最具舞台表现力的地方。《景阳钟变》讲的是王侯将相的故事,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直逼京城,文武百官畏怯避战,崇祯帝自缢煤山的故事,完整的记录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幕。
明末甲申年初,李自成兵陷山西,直逼明都燕京。景阳钟响,崇祯皇帝召诸大臣议事。大臣惶惶,崇祯皇帝仍信可力挽颓势,他命李国贞将军督师,统领各路兵马退敌,随后又派太监杜勋监军,以防不测。当时大明内外交困,国库空虚,无奈之下,崇祯命勋戚捐私财以助兵饷。国丈周奎富甲一方,却不肯首倡,周皇后奉命规劝,效果也微。李国贞兵马缺饷,加上杜勋掣肘,大军溃败,自己战死。崇祯闻讯,驾临周府,欲命周奎护太子出逃,周奎竟闭门不纳。

李自成已兵围都城,崇祯命敲响景阳钟,召集百官,奈何应者寥寥。悲恨交加,崇祯痛下罪己诏,同时率合家哭祭宗庙。然都城很快被攻破,崇祯知大势已去,为避免受辱,痛命皇后和公主自尽,之后独上景山。太监王承恩携酒追上崇祯,这让崇祯既意外又感动,因为许多臣下,包括几乎全部的太监都背叛了他。回顾往昔,他深感愧对泉下皇祖,更愤愤不平:自己励精图治,而大明江山偏偏丧在自己手中!他留下血写的遗书,但望李自成不伤百姓,自己尸可万段,望后人以大明为鉴。景阳钟又响了,只是钟也易主。无可奈何,亡国君王身披白练,一步步向寿皇亭走去。

其中《撞钟》一场,是崇祯皇帝敲响了大明朝的丧钟。这一场对他的打击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崇祯皇帝想要托付重任的国丈周奎居然不理会自己的探访,只顾“酣呼畅饮,见机敛财”;另一方面,李国贞兵败殉国,京都最后的屏障被攻破,山河已破,败局已定。通过撞钟来表现崇祯皇帝在城破之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的尴尬、绝望境地,是传统艺术家的精彩创造。撞钟这个行为本身具有了多重的意味:这个声响极具感官震撼力,寂静的夜里,难掩城破后内心的慌乱、恐惧,几声钟鸣划破寂寞的静的夜里,难掩城破后内心的慌乱、恐惧,几声钟鸣划破寂寞的夜空,震响在每个城里人,尤其是臣子的耳畔。每个人在听到钟声之后都要做出判断和抉择,钟声是真是假?我要不要听从钟声的呼唤来到皇帝身边?与其说是一种声音,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折磨和艰苦选择。撞钟是崇祯最后的挣扎,崇祯皇帝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兴大明的努力,他越是挣扎,越是失落,悲剧感越强烈。撞钟是检测大明臣子忠诚和凝聚力的最后考验,结果是来者寥寥,而且尽是些趁机渔利的奸猾小人。这是崇祯的丧钟,大明朝的丧钟,也是对后人敲响的警钟。无怪乎剧作家取这个意象为题,改名《景阳钟》。

虽然历史和戏曲中都谈到了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厉行节约,力图有所作为,似乎明亡只是臣下卖官鬻爵,文恬武嬉,但是崇祯帝是完全无辜的吗?他猜疑,不仅凌迟了袁崇焕,还把熊廷弼传首九边,很多将领都因担忧猜忌惶惶不安。他节约到了吝啬的地步,号召臣下助饷,却不舍得将宫中财宝犒军。他自杀后,福王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但是福王的第一要务不是励精图治,甚至也不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兵临城下危机,而是——选妃!所以体重三百斤的福王最后被李自成捉到,哭求饶命,李自成骂道:“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因此,把他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为“福鹿宴”,分赐数千士兵: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
说到这里,我问学生们:
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万一你穿越回去了。变成了一个风雨飘摇时期的帝王。不管你是崇祯、福王或者是桂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力挽狂澜而不是坐以待毙?
林雪茹同学说:“穿越剧吗?带一双慧眼识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问:“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关键时刻应该怎么抉择?”
谢利源同学说:“相互成就。比如说,新媒体兴起时,平台的出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创造了好多各领域的大v,网红!而没有平台的布置,哪来大v的舞台,没有大v的输出,哪里来的平台的时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时段!”
苏长山同学回答说:英雄是时代的产物!
所谓的英雄,是在特定社会环境里,在特殊的时局中,让自己的思想、才干和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发挥,并形成绝对影响力。因此,应该说是时势造英雄!
反之,没有特殊条件和环境,再有思想再有能耐的人,也只能是这个凡夫俗子、或者顶多是个布道者。因此,我认为英雄造不了时势,那也就不能是真正的英雄了。

案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哪一家那一派的创始人或者掌舵的,都不乏有思想有能力,但他们只能游走在时局的边缘、只能在各地开设讲坛成天辩论。因此,最终都没能成为英雄。他们及其追随者,也都只能熬到或者甚至熬不到,时局变成了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百废待兴的恶劣环境;那个时候,天下需要一个强人一个英雄出来一统江山;那个时候强秦出现了,秦始皇成为乱世的终结者、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个人拙见:那种时代即使不出现秦国的秦始皇,一定也会一个楚国“楚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