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曾经到过林屋洞,还往洞里丢“谜”样的金龙,他是想干什么
相关推荐
-
道教法器?小山村挖出12条“金龙”,被雪藏30年后才公开展览
考古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尤其是当古墓中出现专家们未曾见过的文物时,更能激发考古专家的兴趣,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又可以通过该文物的出土来见证历史,或者是鉴别古籍记载的真伪. 有时候一些文物的出土甚至可以改 ...
-
从睡虎地到放马滩,就是这些竹片木片,揭示了秦朝的隐秘历史
秦简是战国时的秦国及秦朝遗留下来的竹木简牍总称.从1975年,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掘起,对秦国和秦朝历史.特别是律法方面的相关研究,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极大弥补有限史料记载的不足. 一.湖北云梦睡虎地秦 ...
-
探展丨从里耶到长沙,于文物之间看历史
文字丨王玺涵 视频丨陈雅婧 图片丨长沙博物馆 王玺涵 指导老师丨残月 春晓 简牍,是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它深刻影响着后世的书写文化与制度 ...
-
禁出文物(007)|九龙九凤冠
九龙九凤冠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 文物年代:明代 出土信息: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7年北京昌 ...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简牍博物馆 见证“片”语言万事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雯静 在纸张面世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一枚枚简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有边塞狼烟四起,有驿使马蹄疾驰,有家书堪抵万金--作 ...
-
《文化安顺》2018年第44期(总283期) 史话沧桑 曾经藏身安顺的国宝
左:1952年在安顺展出的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投龙简正面.文字清晰.端正,历历在目. 右:唐玄宗开元投龙简背面. 曾经藏身安顺的国宝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投龙简记趣 --杜应国 近读庄严先生的<唐玄宗投 ...
-
历史穿越千年的舒展…绝了!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猜猜看这是啥? 这是一枚汉代竹简,在沉睡千年后伸的第一个懒腰. 没想到吧,都皱巴成这样了,竟然还能恢复大半,而汉简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江西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官博@海昏侯 ...
-
林屋洞,曾经的沧海一粟——苏州3日(14)
★旅游地点:苏州西山之林屋洞 尽管现在并不是梅花的盛花期,不过想着无锡荣氏梅园十二月正是蜡梅馨香,还是忍不住去了林屋梅海. 走进去就见到两株梅花,一株蜡梅,一株粉梅.不过走进去还是免不了失望,大片的春 ...
-
林屋洞外,再无袅袅晚烟
★旅游地点:苏州西山林屋洞 小伙伴对西山其实倒不是太青睐,但每次来西山都必去林屋洞,因此每每来一回西山,就会去林屋洞里转一圈. 其实倒并不是对洞本身有多大的兴趣,主要是喜欢林屋晚烟那一带的石灰石地貌, ...
-
林屋洞游记
苏州西山游记(四) 陆文彬 2020年11月17日下午游览林屋洞,该洞位于西山镇东北部的夏村,在林屋山西部.洞口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九洞天"等字样.据<云笈七签>等道教 ...
-
天下第九洞天,唐宋在此投龙:姑苏西山林屋洞
天下第九洞天,唐宋在此投龙 姑苏西山林屋洞 林屋洞位于苏州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洞口石壁上镌刻着"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仙府" ...
-
2年前,林万东还在工地上搬砖,清华录取通知书已经邮到他家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常用梅花的故事来说经历困苦取得成就的人.从古至今有着许多这样的故事,是一部理智的故事.人们也常用寒门出贵子,来形容经历困苦人的成就会是非凡的.韩信的故事就是这样,家境贫寒但最终身居 ...
-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龚贤《溪岸林屋图》《翠嶂中天图》《匡庐瀑布图》《不觉山城点曙更》
(2021-05-11 15:44:01) 转载▼标签: 绘画艺术文化图片书法分类: 中国古今名家名画 清 龚贤 溪岸林屋图 清 龚贤 翠嶂中天图 清 龚贤 匡庐瀑布图 清 龚贤 不觉山城点曙更龚贤( ...
-
蟾蜍拔毒法(林屋山人家用秘方)治一切疔毒痈疽发背
蟾蜍拔毒法(冬日无蟾蜍,在老梅树根.老杨树根及桑树根下取之)治一切疔毒痈疽发背(取活蟾蜍,俗名癞团.须择眼不红腹有八字纹者佳.未成者,击蟾蜍于患处良久,蟾蜍昏愦置水中救之或再易一个.数易则毒散矣.重者 ...
-
你见过兔狲吗 它非兔非猴似猫却像毛球 吃鼠兔抢獭洞还敢战毒蛇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在大西北采风时,居然从北大赵老师的考察资料中看到了这么奇怪.这么呆萌.这么凶猛的野兽--兔狲.就连这名字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就像这兔狲的形象,萌萌的,怪怪的. ...
-
太监在大臣衣服上烫了一个洞,第二年洞还在,朱元璋拉出去给杀了吧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皇帝,因为他能够成为一代皇帝都是靠自身的努力,没有任何的背景,他曾经只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能够生活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因为国家税收变高走上了逃难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