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倒逼转型,饮料无糖化是传统茶企的增速契机丨深度观茶

9月8日,农夫山泉在港股上市,其创始人钟睒睒以身价总和超580亿美元,一举赶超二马(马化腾和马云),夺得首富之位。虽然首富之位只坚持了半个小时,但靠卖水卖出“千亿身家”,钟睒睒是如何将这项生意做到极致的?
这里不得不提被评价为“具有超前意识的产品”——东方树叶,作为无糖即饮茶品类的先行者,早些年一度被网络盛传为“全国最难喝饮料TOP5”,农夫山泉却始终未曾放弃这款产品,如今,东方树叶已一跃成为无糖茶饮市场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

△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
随着健康和低糖的潮流席卷饮品行业,人们开始喜欢上那些健康化、无糖、减糖的饮料,蛰伏市场已久的无糖茶产品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无糖茶饮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似乎也为传统茶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另一种可能,不少头部茶品牌跃跃欲试。
“减糖”风暴来袭
茶饮市场迎来消费升级
无糖成为饮料界的新风口,背后是“既要好喝过瘾、又得健康不胖”的消费新需求。新一轮即饮茶竞争正愈演愈烈,与传统红、绿茶饮料的“风味”之争不同的是,新一轮即饮茶竞争更强调“健康化”“多样化”。
近两年,无糖茶饮市场入局者众多,先是怡宝开始加码无糖茶饮,推出无糖茶饮料“佐味茶事”,后有维他奶集团推出冷泡无糖茶新品,还有以颜值在抖音、小红书上爆火的“元気森林”,就连被网友戏称为“肥宅快乐水”的可口可乐也推出无糖茶饮“淳茶舍”,甚至娃哈哈也已推出无糖茶饮“安化黑茶”......可见,抢占饮料C位的关键词非“0糖/低糖”莫属。




事实上,无糖茶饮料作为抗氧化健康产品正在以极快的增长速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据尼尔森统计显示,2019年无糖茶的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在2016年之前的几年,我国无糖茶市场增速还在个位数徘徊,到了2017年开始迅速攀升;2017年、2018年两年增速都达到了30%。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的无糖茶饮,成为了新的茶饮成长股。

△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不过,无糖并非零糖,标注“不添加蔗糖”的产品虽然不添加常见糖类,但有可能加了糖替代品或糖浆之类的浓缩糖溶液。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
甜味剂在此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市面上的代糖产品主要为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木糖醇、甜菊糖、赤藓糖醇等。在相同的用量下,代糖产品的甜度远高于蔗糖,所以在满足同样的口感要求下,用量相对较少。这些甜味剂参与到人体代谢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说微乎其微。
赤藓糖醇无疑更是今年的焦点,在2020年度的上半年甚至出现缺货的情况,其主要原料商保龄宝最新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其营收达到10.17亿元,同比增长17.24%,净利润同比增长78.21%。

△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需求倒逼供给
传统茶企纷纷入局
随着无糖饮料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催生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可观的市场前景,对市场一向保持敏感的企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新风口。从被迫调整配方,到主动适应消费者口味,饮料企业纷纷上线无糖产品。
在此背景下,有股新势力产品开始涌入无糖茶饮市场——去年开始各大茶企纷纷涉足无糖茶饮领域,抢占市场蓝海。2019年10月,徽酒集团与抱儿钟秀茶业联合推出“健康”“燃脂”百分百原茶萃取的黄大特茶。时隔不到一年时间,在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政权等教授的支持下,抱儿钟秀茶业新品玉米须黄大特茶在安徽茶博会亮相;2020年4月,大益集团出品了首款即饮茶产品“益原素普洱酵饮”;八马茶业旗下两款无糖茶饮料“乌龙茶原叶茶饮料”与“茉莉花茶原叶茶饮料”也在今年的夏日出道;上个月,主打无糖、原味的谢四十“祁门红茶”茶饮料全新上市......






那么,传统茶企在进入无糖茶饮市场后表现几何?其背后暗藏着怎样的考究?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