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哪个游子不思乡?

老早以前,我家老屋后院有一棵老榆树,周身疙疙瘩瘩的,而且长得歪歪扭扭,我大说:“这树小材都成不了,伐了劈成片片,搭灶火烧了算球!”在我有限的记忆中,这棵树就在后院里了,虽然长得不好,而且还容易生虫,枝不繁叶不茂,乘凉都不安逸,但是这却是我小时候最好的玩伴。我经常在没人的时候给树坑里撒尿,希望它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或者在宁静的夏夜打着手电筒在树身上摸知了;甚至爬到树上看东边院墙外面小巷子里出出进进的乡邻……

但是,这一切美好的记忆都将因为砍伐烧柴而戛然而止,那时候我人微言轻,当然无法改变父辈的决定,只能眼巴巴看着这棵树倒下了,被锯成节节,继而被劈成烧柴。只记得当时看到老榆树倒下的那一刻,我竟然伤心到落泪。

我是一个极敏感的人,以至于为一棵树也能耿耿于怀很长时间。树伐了之后,我甚至很长时间不跟家里人说话,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坐在后院的石台上,看着变成了一个树墩子的老榆树,惆怅万千。父亲自然无法理解我的情绪,我妈发现了我的异常,对父亲说:“这娃子最近看着晃晃悠悠的,谁说话都爱答不理的,怕是哪儿不美?”父亲一边吸溜吸溜地喝着米汤,一边毫不在意地说:“我看他是想挨打哩,打一顿就稳当了。”

打了第二年开春,那棵榆树的“葬身之处”竟然又冒出了嫩嫩的枝桠来,而且比原来的老榆树要枝繁叶茂。我问父亲:“树都砍了,根子也挖了,咋还能长出树苗来?”父亲说:“树根比树在空里的架格还大,哪能挖完?只要挖不完,条件适合的时候,它自然就又长出枝叶了。”

这让我不免想起了我的乡愁来。离乡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一有机会,我对家乡的挂念就会如同那蜿蜒曲折的榆树根一样,在内心中盘旋深扎,然后长出繁茂的枝叶来。我整个人就彻底让乡愁攻陷了。我原本就是一个极恋家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却不得不远离故乡求学谋事,十几年来,每每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日思夜想的家乡华县,如今已经成为华州区,这是我乡愁的主体。对我而言,对华州的乡愁就是那棵榆树在底下蔓延的树根,而我就是那棵被砍掉的榆树。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条件允许,那根子总是要冒出来枝桠的,招逗着在远方的游子,把心思朝着树根的方向拼命靠拢。

华州乡愁就是那不大的县城和勤劳善良的乡党们,是那厚实的锅盔和红汪汪的油泼辣子,是那听着如莺莺燕语的华州方言,还是那农人们在地里劳作时候喊出的号子,也是那缥缈难觅,忽远忽近的秦腔,更是那夜晚未归家,母亲亲切的呼唤。

每每想起华州,总是情不自禁。每天早晨在县城街道里叫卖的那些小商小贩,刚出锅的包子、油条、豆腐脑,还有那热腾腾的蜜枣粳糕,最难忘那一个烧饼夹锅巴,大概只有华州能够吃上这么奇特却美味的搭配。这边刚刚吃毕,那边的香味就又窜过来了,让人不得不挪个地方继续吃。华州是天下吃货绝对的温柔乡。吃着他乡味同嚼蜡的食物,思念着华州的美食,这时候,乡愁就是一碗热腾腾的华州早餐。

我总是想起老屋村庄的模样,在我的记忆里,华州的乡村一片和谐静谧,虽不奢华,却异常干净素雅。村中心的大树底下,碌碡上头,必然坐着谝闲传的老人们,年轻人们要么出去打工了,要么在田间劳作。鸡犬相闻,邻里安乐,树木葱郁,阡陌纵横。在村庄里,乡愁就是那群聚在一起闲谝的乡邻们最朴实老土的乡音。

少华山上的美景依然吸引着各方的游人,那山涧留下的泉水,静静地流淌,冲刷着河岸上的石块,宁山寺里香火袅袅,晨钟暮鼓,更有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动人意境。景色优美,空气清新,让人流连忘返。这时候,华州的乡愁就是游历山水田园没好心情。

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华州人,有大山的伟岸和醇厚,又有水一般的细腻和柔韧,更有平川人的大度和宽广,这铸造了华州人的品性,也造就了大美华州丰富的物产,温和适宜的气候。一进春日,花团锦簇,全县飘香,瓜果梨桃,让人目不暇接。渭河滩上肥沃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生机,无论是果蔬还是粮食,都是丰产高产的良田,村村有特产,寨寨有特色……真可谓“四季都有时鲜品,八方都有特色尝”。

这就是忘不了的华州,剪不断的乡愁。只要树根挖不完,乡愁就不断,华州在那里,让游子们魂牵梦萦,无法释怀。

(0)

相关推荐

  • 那棵轰然倒下的泡桐树

    那棵轰然倒下的泡桐树 文/郭文华        小时候,老家草房前有一棵参天泡桐树,人们来往于九华集镇经过我家旁边时,都要指着泡桐树评说一番,从老远处就能看到高高矗立于我家晒场边上的泡桐树.炎热夏天满 ...

  • 【我的乡情89】张志善:悠悠乡愁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悠悠乡愁 张志善 悠悠乡愁, 纠葛心头. 是酒.是雾. 是露.是树. 是无尽头的路. 七缠八绕, 累累伤口. 乡愁是一杯酒, 一杯久蓄的哀愁. 酒气四溢, 心事满腹, 就着茫茫 ...

  •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38期春节特辑精华作品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中国诗歌报★天安门文学 1. 回家 文/木子(重庆) 雪,越过冬的门楣.零星的飞 手中撕碎的日历 那些过往,就此轻扬 飘落.与雪共舞 回家.踏着雪花铺就的路 沙 ...

  •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是真的吗

    我读<水浒传>之四十六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是真的吗 于小燕 小时候,看<水浒传>,看到"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觉得特热闹. 后来长大,有一次,看大人挖树根.先拿 ...

  • 有一种乡愁叫回家

    人有万千愁思 唯有乡愁最难磨灭 何为乡愁 是"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 大榆树

    我家院前挨着路边曾有一颗大榆树,树高大约八九米,主干也能有三米,直径大概有一尺多.至于历史多久不清楚, 树龄起码应该有二十多年吧,因为榆树生长比较缓慢,我们这个宅院以前曾是一大队五队的队部,树应该是早 ...

  • 游子们,乡愁在你心目中到底是啥?

    老家的房子,老家,亲人和那山,那路,每个飘落他乡的游子心中永远有割舍不下的乡愁,其实无论你在城市过的好与坏,乡愁永远是我们心中划不过的一道道痕!

  • 华县第一名村龙潭堡——乡愁,少华山下

    乡愁,少华山下(三) 作者 郝庆年 从渭河岸边远眺南山,可见嵯峨的群峰间有一峰峻秀挺拔,犹如一柄青剑,高指蓝天.这就是著名的少华山.山中森林茂密,飞瀑如练,奇石嶙峋,巌穴幽冥.现已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 【西南作家散文】沙 柳 /古榆树短角牛

    西南作家散文 古榆树短角牛 沙   柳(内蒙古) 我家院里有棵榆树,树龄比我年龄都长.树的造型不是很美,扭曲的树干让人感到压抑,若从艺术角度观察,它倒像一个盆景.龟裂的树皮显出老态,看似已经朽了,可年 ...

  • 华州游子:他乡即故乡!

    他乡即故乡 作者 代一卓(华州莲花寺镇东罗雒堡村人)      梅州黄氏家谱祖训有言"骏马匆匆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句诗是在外求学的我们内心最 ...

  • 笔耕在华州情怀中的游子——吉建军

    邮箱:3125136050@qq.com 笔耕在华州情怀中的游子--吉建军 作者 宋朝峰 华州自古为京畿重地,历来文人辈出,贤才无双.从北宋文学家李廌到明朝文人王维祯,从著作颇丰的明<华州志&g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华州杏林镇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作者李友良  (上世纪的梓里大队部遗址 宋朝峰摄) 梓里故县小涧头,石窝紧跟它后头, 只有沙圪塔住得远,全村人都住在沙上头.   (一)梓里村的历史典故 (梓里村远景 王海 ...

  • 人才济济,灿若星汉的华州下庙先贤名士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爱下庙这块热土 作者 郭玉贤 下庙,这块故土,平畴沃野.南屏少华,祥光普照.北傍渭水,瑞气滋养.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代不乏人.在这块热土上,传唱着讲不完的故 ...

  • 哪有游子不思乡?20句思乡心切的诗词,读完热泪盈眶

    想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想家是永恒的主题,当我们从家乡走向远方时,思乡的种 ...

  • 百年华诞论华州变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者 秦获幸 在十年大革文化命结束以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国人民沉浸在获得第二次解放,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

  • 华州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作者 孙守让 今天,应老同学之约去少华山游览,驱车来到售票处,真不巧,因停电缆车停运,去不了玻璃栈道和潜龙寺岂不是白跑一趟了!在我去取电动 ...

  • 华州五龙山,见证了741厂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衰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梦想启航的地方 华州五龙山 见证了741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衰败 2021年4月24日,恰逢五一调休,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大早,乘车前往华县,第一站到达渭华起义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