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局限性”
相关推荐
-
汪曾祺:“京剧现状,只有正视危机,才能走出危机”
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搞得很热闹,规模很大.很隆重,对戏曲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会有推动作用.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果这么热闹一场就过去,可能削弱其现实作用. 京剧有危机, ...
-
样板戏前传:京剧老艺人马连良积极争取演出现代戏《杜鹃山》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编者注:指1964年大排现代戏),各地京剧工作者通过排演革命的现代戏受到教育,政治觉悟有所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演革命戏,先做革命人",已经成为京剧界 ...
-
刘吉典:新中国成立之后京剧的唱腔创作:
李少春 袁世海<红灯记>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戏曲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巨大的变革,各艺术门类的相互竞争,现代审美意识的互相渗透,必然会促使戏曲的旧形式也要能适应新的内容而发生强烈的变 ...
-
关于京剧现代戏的几点思考
辛亥革命后,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现代戏崭露头角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现代戏进入一个创作上的高峰,涌现出一批创作现代戏的剧作者和一些经典的.能够流传下来的剧目.如1960年代,出现了&l ...
-
我对“男旦”的理解
梅兰芳<太真外传> 对于"男旦"这个名词,专业一点的人士都不太认可,因为"男旦"本不是一个行当的名称,拿来自称则显得太过"票友" ...
-
陈少云:最是那过瘾叫人痴迷
笔者在大学读书期间曾在逸夫舞台看过一场京剧演出.当时都有些什么节目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散场后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哪怕是今天回想起来,那满台的绚烂纷繁依旧让人眩目.那天参与演出的名角很多,可惜那些唱 ...
-
父亲的印象——忆我的父亲李紫贵(连载二)
李紫贵<六国封相>剧照 戏曲表.导演理论的研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导演教学工作,一些研究戏曲表.导演艺术的重要文章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完成并发表的. ...
-
当京剧小生“梅兰芳”遇到昆曲小生“梅兰芳”……
守 正 & 创 新 京剧是中国国粹,昆曲则被誉为"百戏之祖".在戏曲界,历来有"京昆不分家"的说法.对两种艺术的深入研究和融会贯通,更成为梅兰芳等大师名 ...
-
【转载2】沧桑艺路,淡泊苓云
童祥苓.张南云伉俪 文/何希凡 (续) 虽然祥苓老师和南云老师也曾在80年代初作为京剧院骨干带团承包演出,受到过观众的热烈欢迎,但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不到承认.后来祥苓老师又到鞍 ...
-
现代戏将传统京剧从死路拉了回来,为何在艺术地位上没获承认?
[本文由"阿龙"推荐,来自<专访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蓝天:英雄杨子荣不可以倒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蓝天能够得到童先生的指点,这是演员的福气,也是京剧艺术的福气.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