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掌握的中药药对
相关推荐
-
经典中药药对 65对
经典中药药对 65对 1.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2.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4.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治腹痛. 5.吴茱 ...
-
半夏与45首经方(1)——具有“散结消痞除满”之功的9首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半夏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炮制] (1)生半夏:(中药28种毒性品种)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清半夏 ...
-
临床常用中药配伍药对口诀133对,灵活运用你也可以当名医!
"张胜兵中医"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 ...
-
名家良方丨伍炳彩教授—我的30年临床经典中药药对经验总结
导读 伍炳彩教授从医30余年,精研中医名家之学说,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善用药对, 2药配伍,有互相协助增强药力者,有互相制约消其副作用而展其长者,有2味合用另生其它作用者,有为沟通之 ...
-
中药里的模范夫妻护肝补脾,中医常用中药药对总结,值得收藏
肖羽快讯 2021-05-02 14:32 大图模式 作为一名中医,要做到用药严谨.精炼.除辩证.立法正确外,必须熟悉每味药物的药性及药物间的配伍.以单味药立方,虽药少力专,不适宜大多数疾病.今天给大 ...
-
【药对自古出经方!老中医总结常用中药药对...
[药对自古出经方!老中医总结常用中药药对] 1.附子+干姜----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脾肾阳虚: 2.桂枝+附子----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 ...
-
中药药象刍议
中药药象刍议 □朱 光 了解中药药象规律,有助于更深刻.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中药功能,准确地把握中药应用之规律. 关于中药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古代先民在找寻与尝试食物过程中,无意发现其有某种作用,进而再通 ...
-
这10组中药药对,门诊中医都在用,收藏起来不吃亏1、偏头痛——不吃亏——川芎 露蜂房2、全身浮肿——...
这10组中药药对,门诊中医都在用,收藏起来不吃亏 1.偏头痛--不吃亏--川芎+露蜂房 2.全身浮肿--不吃亏--小麦麸+红糖 3.高血脂--不吃亏--野山枣树根+玉米须 4.低血压--不吃亏--甘草 ...
-
中药药对.190法
相须药对 药对名称 剂 量 适 应 症 其 他 麻黄 桂枝 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 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
-
经典中药药对65对,90%的中医都会背
经典中药药对65对,90%的中医都会背
-
一种用于治疗颈腰椎病及骨质增生的外敷中药药袋制造技术,腰椎病骨质增生专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腰椎病及骨质增生的外敷中药药袋,该用于治疗颈腰椎病及骨质增生的外敷中药药袋包括药袋以及盛放在药袋内的以下质量配比的成分:乌梢蛇.鹿茸.木 ...
-
【太有用了!中医总结20个经典中药药对】...
【太有用了!中医总结20个经典中药药对】...
-
有一味中药药食同源,善于补火助阳,温脏腑经络,适宜祛除陈旧积累的寒气
大部分人以为"受寒"是冬天"专属",其实不是这样的,夏季比冬季更容易让人感受寒气,冬季不论天气多冷我们都有厚厚的衣物抵御寒冷,而夏季的穿着单薄,各种场合都有凉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