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杞战纪——“张裴梁”战斗回忆
相关推荐
-
黔宁王沐英:讨西番伐北元、战曲靖震定边,保朱元璋西南无忧!
沐英(1345一一1392),字文英,定远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他四处乞讨,以求生存.八岁那年,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使他对朱元璋和马氏感恩不尽.而朱元璋和马氏待沐英也如同亲 ...
-
大唐名将裴行俭:征战突厥稳定边疆,年逾花甲仍被钦点出征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提起唐代的名将,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李靖.薛仁贵.郭子仪.李勣等人,而很少有人知道裴行俭. 裴行俭619年出生于唐朝的官宦世家,字守约,河东闻喜人.裴行俭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北周 ...
-
念战
念战 我欲对思念宣战,因其毫不顾我天朝国面,屡犯我朝之地,扰我心思,损我威严,令我终日心力憔悴,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思量已久,决心击之. 是举全国之力,招兵买马,备足粮草,占卜吉日,立下战书,点威武之将 ...
-
一名志愿军战士发威,上百南朝鲜军丧胆,敌人军官威胁踢打全没用
1953年6月,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但敌我双方之间对一些重要的制高点的争夺战的烈度不但没有相应降低,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在朝鲜中部北汉江东岸的鱼隐山西北的883.7高地,是南朝鲜军第5师 ...
-
解放三台的过程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解放四川.12月27日,国民党17军周文韬部和76军薛敏泉部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从南部县经盐亭县向三台县境内逃窜,妄图凭借涪江险阻,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 第 ...
-
红军师长被子弹打穿胸膛,被老大娘用“丝瓜瓤救活”,后成开国中将
1955年,解放军初次实行军衔制时,关于不同的将领被授予何等的军衔,确实也曾出现过争议.就以被授开国中将的梁从学而言,原本他的名字是在少将名单上的,但跟着他一起从战火中走过来的战友们得知这事后纷纷为他 ...
-
子弹从左眼皮打进去,从后颈穿过,徐海东依然率领25军完成长征
子弹从左眼皮打进去,从后颈穿过,徐海东依然率领25军完成长征
-
积小胜为大胜:百团大战东团堡连环战纪实(下)
* 本文为平面媒体用稿 原来,战役打响前,杨成武司令无意中看到秘书陈子端拿着一份<工作通讯>,上面有此次战斗的动员.然而,细读之下,里面竟然出现了"涞灵战役"的字样,还 ...
-
书法写得好,打起仗来不含糊,也就这位唐朝名臣了
话说唐朝有一位精于草隶的书法家,他曾骄傲地说:"褚遂良如果没有好的笔墨,就不会动笔,不择笔墨写字的人,就只有我和虞世南啦."熟悉书法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位老兄所说的禇遂良和虞世南 ...
-
金杞战纪——元朝杞人范孟智杀月禄贴木耳
范孟(一说范孟端),元末杞县人顺帝时任河南行省椽吏(小官吏),对元统治者不满.顺帝后至元五年(1339)十一月,他与霍八失等同谋假托皇帝诏旨,处死了河南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月禄贴木耳.左亚勃烈访使完 ...
-
金杞战纪——杞人韩志勇起义策应太平军
杞人韩志勇起义策应太平军 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五月十日,杞人韩志勇聚众起义,策应太平天国军.十一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副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亮等率领下师出扬州,取道河南 ...
-
杞地战纪——曹、张雍丘之战
曹操.张超雍丘之战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4月,张超的兄长张邈和吕布归顺了刘备,激怒了曹操,遂发兵报复.8月,曹操围攻雍丘.张邈派张超带领家属守雍丘城,而他在向袁术求救的途中被其部下所杀.当时曹 ...
-
《杞地战纪》——水东独立团反顽之战
1942年9月,国民党河南省第十二专署专员薛剑光率专署武装及杞县地方顽军薛汝梅.张蓬仙.丁建华.田树恩.范景新等部在第七专署张国荣部的配合下,约五六千人向杞南.杞北.杞通边和太康县的聚台岗等抗日根据地 ...
-
杞地战纪——李自成破杞之战
白莲教围攻杞县城之战 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十五日,黄协山率白莲教徒奉李某为教主,聚众数千人围攻杞县城,声势浩大,猛攻两昼夜,未能打下杞县城.由于个别白莲教徒泄露了此次行动的秘密,杞县知县苏京得到 ...
-
金易学-紫微斗数格局之“文梁振纪”
"文梁振纪格"--即文曲遇天梁,旺地守命.古歌云:"文星耿直遇天梁,位列黄门乌府行.纲纪朝中功业见,逼人清气满乾坤." 天梁在子午.辰戌.寅卯六宫入庙朝,在丑未 ...
-
帝国师叶尔尼亚战纪
帝国师师徽 随着"巴巴罗萨"计划的打响,德军在苏联的广阔土地上迅猛推进,苏军溃退千里,突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941年7月,德军逼近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前最后的要塞.苏军为了保卫 ...
-
有哪些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古诗词·柒(宋·范成大、五代·冯延巳、白居易、先秦·佚名《绸缪》、两汉·佚名《上邪》、唐·张祜、辛弃疾、金·刘迎、唐·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有哪些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古诗词&#183;柒(宋&#183;范成大、五代&#183;冯延巳、白居易、先秦&#183;佚名《绸缪》、两汉&#183;佚名《上邪》、唐&#183;张祜、辛弃疾、金&#183;刘迎、唐&#183;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
土堆巷:“红楼”战纪(走读厦门)
土堆巷 图 1:"厦门总工会会址" 土堆巷,因旧有"土堆王宫"而得名.巷中知名建筑,为门牌68号"厦门总工会旧址"的红楼.地志记载: 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