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之理
相关推荐
-
人最该修的,是平常心
慈怀君说 他年少出家,此后云游四方,得名师点化开悟后,开宗立派,建立丛林,普度众生,成为一代高僧. 自禅宗始祖达摩一苇渡江而来,禅宗祖师均以出家法名称祖:且六祖慧能之后,禅宗再无"祖师&qu ...
-
《千年菩提路》15少林寺(上)
<千年菩提路>15少林寺(上) 千年菩提路字幕版45集全·第十五集<少林寺(上)>解说词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北魏孝文帝历 ...
-
多姿多彩的僧人禅诗
文:李满 古代中国是公认的诗歌之国.从四千年前的<诗经>,直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诗词,历史产生了无以数计的名人名篇.在浩若烟海的诗作中,有一类诗作非常特别,这就是禅诗.写禅诗的人有僧人也 ...
-
和尚参透“色即是空”后,在墙上写妙诗,苏轼王安石各回首更牛的
禅诗,大概是诗坛最有意思的存在之一. 一般意义上的禅诗,往往是内容上劝人看破红尘.文字上极为空灵的作品.并不是所有禅诗都是诗僧写的,正如王维不是僧人,但他的很多山水诗都算是禅诗,只因写得够有禅意.除了 ...
-
禅诗有禅意,20首小禅诗细细品味,皆悟其理!
偶尔登高山,访名寺,最喜欢那门前的对联,短短两句话,言简意深,禅味颇浓,再三回味琢磨,方能领悟其中真意. 01 丨乐山凌云寺丨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 ...
-
“鹤鸣空此山”,明代的一首禅诗,超尘出俗,更充满禅理
传说一位弟子到处参访名师,经过千辛万苦,有一次他终于荣幸地拜见了一位高僧.弟子诚惶诚恐,他先汇报了自己的参悟感受.他认为心.佛.以及众生,本来都是空,然后又自豪地说,自己也已修炼到无迷和空灵状态. 大 ...
-
UC头条:白居易的一首禅诗, 28字都是大白话, 却深蕴禅理
从两晋时代起,佛教文化便逐渐为中国知识阶层广泛接受.后来,僧人也逐渐将佛教赞颂诗歌化,他们自己则成为诗僧.这必然影响传统的诗歌创作,在风雅之外又添了禅意,也使诗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果不了解佛教,尤其是 ...
-
「诗佛」最负盛名的禅诗五首,每一句都很直白,却有着至深的禅理
王维者,盛唐「诗佛」也,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30岁就状元及第,运气不错,官运亨通,直至尚书右丞,故后人又称之为"王右丞".他几乎都是 ...
-
高僧画了一幅松树图,还题了一首禅诗,一景一物都有着深刻的禅理
唐朝出现了大量的诗僧,这些僧人同样才华,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像其中的丰干.寒山.拾得.贯休.景云等等,那都是唐朝最具有威望的得道高僧.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很快就有了大量的信徒,到了南北时期一度极为兴 ...
-
UC头条:禅诗50首, 让心静下来, 浮躁的世界, 忙碌的生活, 给自己安宁
03-25 点击加载图片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3 处处逢归路 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 何必待 ...
-
想要看清世事,就来读这五首禅诗,句句是人生大智慧
世事纷纭,人生茫茫,你我皆沉溺在红尘欲望中而不自知,此时读读禅诗,或可借古人智慧,涤荡你人心中的忧愁苦闷. 一.王梵志<他人骑大马>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世 ...
-
【禅诗赏析115】她放她出来/林荣、龙华寺秋行/海恋、九月/下午百合,赏析/碧青、鲁侠客、石上硫
禅诗赏析 她放她出来 林荣 她抚弄着一枚莲蓬 她一点点地,剥开它 她从一个绿色的小房间里,剥出一个没有完全发育的少女 她放她出来 放出从前的自己 [碧青赏析] 一点一点剥开"一枚莲蓬&quo ...
-
[禅诗]慧远《游庐山》
游庐山 [晋]慧远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