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宋代书院的“师道”精神

(0)

相关推荐

  • 传统书院如何走向未来?朱汉民纵论中国书院前世今生

    8月28日,由江西临汝书院.前行科创.政邦智库联合策划的2021首届临汝书院高峰论坛隆重启幕.中国书院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以<继承·创新- ...

  • 宋朝的理学人物

    ​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 北宋理学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当中的一支.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实际上是从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而来的,所以要讲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就要从中晚唐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及古文运动开始 ...

  • 南怀瑾老师:中国文化中的师道精神

    南怀瑾老师:中国文化中的师道精神

  • 太极拳的师道与传承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收徒,续的是前世今生缘分! 授徒,继的是国粹传承血脉! "武术界向以拜师仪式繁琐.师徒师承关系名份极严,著称于世.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 ...

  • 《流金岁月》:朱锁锁的一句话,道尽了自己被骗的真实原因

    作者:梦鹿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1) <流金岁月>中,寄人篱下的朱锁锁因帮蒋南孙小姨送文件,误将司机马师傅当做了公司的高管,并接受了他的追求. 说实话,看剧的我刚开始也以为马先生就 ...

  • 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 朱永新有一个著名论断: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四)大哥学道精神长,二弟恋家气力衰

    大哥学道精神长 二弟恋家气力衰 <除欲究本>卷五 诗曰: 兄弟同居数十年,一生贫富尽承天 儿孙自有儿孙富,何必贪家臭远传  1   昔有弟兄二人,兄年四十三岁,弟四十岁,各生三子. 老大的 ...

  • 北宋西军大将种师道传

    种师道(1061-1126年),字彝叔,祖先是洛阳人,后迁居到京兆府长安县豹林谷,是为长安人(今西安县).种师道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种师道的从曾祖 ...

  • 后韩愈时代的“师说”——“师道仍不传”的困境与出路||孟祥庚

    孟祥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教育. 摘要:韩愈撰<师说>疾呼"师道不传",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耻学于师". ...

  • 《龙文鞭影》卷三 二 萧 却衣师道 投笔班超

    却衣师道 投笔班超 [拼音]:Què yī Shī dào  Tóu bǐ Bān Chāo [人物故事]: 陈师道是两宋之际江西诗派的著名诗人,诗风平淡雅奥,一如其人.他虽然家里很穷,但是气节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