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丁元庆:外感热病用人参规律探讨

(0)

相关推荐

  • 第67讲 《外感温热篇》第六、七条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把<外感温热篇>的前五条介绍完了.前五条啊它主要讲了温病和伤寒病因.病机的区别,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病在表的治法,也就是卫分证的治法,然后是逆传入营的治法,他把 ...

  •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温病

    温病 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凡是临床 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有上述特征的,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 <伤寒论& ...

  • 【原】《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47-48

    三:麻桂合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分析:太阳病,已经七八天了,如果正气足,外感病是已经好了的,如果没有好,这个时候考虑是不是正气不足,病的传变就是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会冷,一会热,热多---正气足,寒多- ...

  • “或问曰:古今称补中益气汤,为万世无穷之...

    "或问曰:古今称补中益气汤,为万世无穷之利",这张方子效果非常好,"为万世无穷之利",这首方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其义云何?"到底表现在 ...

  • 麦冬的医疗作用有哪些?

    麦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须根上的小块根.主产四川.浙江.湖北等地.以干燥根入药.[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应用]1.清热养心:本品甘苦而寒,体润不滋,能清热邪.补 ...

  • 第一章 导 论

    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 ...

  • 『名医经验』丁元庆:略论补益药之通泻作用及其机理

    补益药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为主要功效,但某些补益药又兼有通泻作用,试述如此. 1 补益药通泻作用举例 通乃通利,如疏通脏腑气血.通利经脉:泻即破泻,如破除结滞.祛除邪气.通泻主要是祛邪通利药物的功效,但 ...

  • 『名医经验』丁樱教授治疗肾上腺危象之中西医谈

    肾上腺危象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症见大汗淋漓.手足厥冷.目合口开.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是儿童肾病患儿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进展急剧,如不及时救 ...

  • 『名医经验』罗元恺的女性生殖轴学说

    1982年全国首届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上,妇科名家罗元恺教授以<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为题,阐述了"肾气.天癸.冲任的作用: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的关系",首次提出&q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 祛风散邪辨治外感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又称髓海,脏腑之精血阳气皆上注于头.在病理情况下,或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诸经痹阻:或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内郁:或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或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或血瘀阻塞脑络:或 ...

  • 『名医经验』顾庆华教授应用对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经验举隅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痘疹样胃炎.按胃炎悉尼系统新分类,称隆起糜烂性胃炎.顾庆华教授师从孟河传人.全国名老中医邵荣世主任医师.并尽得薪传.以善治脾胃病而称著,笔者有幸在旁侍诊,受益匪浅,兹就顾师 ...

  • 『名医经验』刘月婵主任医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刘月婵主任医师,为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年,医理精湛,学验俱丰,在咳嗽性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张咳嗽证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其治法简明,方药平正 ...

  • 『名医经验』李寿庆方证对应治便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寿庆主任医师,祖上五世业医,其临床推崇张仲景.叶天士.龚延贤.张锡纯等中医大家,熟读中医经典医籍,临床严谨求实,注重实效,擅长治疗脾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现举临床治疗老年性顽 ...

  • 『名医经验』小柴胡汤加味治小儿外感

    王某,男,4岁.2012年12月12日上午初诊.发热1日.患儿昨起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白量少,支原体(+).经口服美林(布洛芬溶液).输液消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大汗出而热退.今复发热,经朋 ...

  • 『名医经验』浅析《理虚元鉴》劳嗽证治

    "绮石先生医道高玄,虚劳一门尤为独阐之宗",汪绮石所著<理虚元鉴>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刊印于世.本书为治虚劳之专著.其对虚劳之证"辨证因,详施治,审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