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与珍贵》——葬礼上的沉思

(0)

相关推荐

  • 秉持自我本色,做至真至诚之人

    文丨李相敏 · 主播丨夜小黑 著名的人本主义思想家弗洛姆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即使在当下社会依然振聋发聩:"如今我们遇到的是这样的人:行动和感觉如同机器人一般,从来不会有自己的真正经验,完全自 ...

  • 读书札记:向死而生

    虽已中年,嗜书的我仍像小孩子,遇到一本好书,总不舍得一下子把它读完.有一周的时间,我在读<相约星期二>这本书. 这是一本很通俗.很畅销的书,叙述的是一位身患重病的社会学老教授,向一位年轻人 ...

  • 生命与回味

    用我们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笑容.生命是属于自己的, 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人生.当回首人生的那些酸苦,你会回味出一种坚强: 当你学会放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

  • 心头好|孤独的人生不一定会寂寞——影评《寂静人生》

    渡渡鸟,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已经灭绝. 英国有句谚语:As dead as dodo. <寂静人生>是一部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2013 ...

  • 《十种最重要的人生智慧》

    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另一个人,你理解的也只能是你想理解的和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做到相对的理解,世上却无绝对意义上的理解,一个人不可能被另一个人完整地理解,这是人人都生性孤独的源头,又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 ...

  • “凭”水相逢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也总会有不告而别,其实不用太惊喜,也不用太悲伤.能够萍水相逢已是最好,以一颗充满感恩.阳光.平静的心来面对一切,以温暖纯真的笑容温暖他人.   我一直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并且 ...

  • 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1905年3月10日(另说5月),王太夫人王凤玲在上海城南草堂辞别了人世,她死时,她此生唯一的儿子李叔同不在身边.当时,他正上街置办棺木. 人都说养儿防老,可王凤玲辛苦养大的儿子,却终究没能给她送终. ...

  • 从葬礼上回来,才真正明白了人生什么最重要

    亲戚被检查出来癌症到去世,总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还好只有临终前几天受了些苦,总算没有太大的折腾,她去的还算安心. 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去吊唁,原本抱着安慰几位哥哥姐姐的想法,走到楼下看到摆放了成排的花圈时 ...

  • 抗日女兵刘守玟,牺牲66年后英魂才回故里,在葬礼上全族磕头跪拜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瞬间陷入战火的硝烟,日军铁骑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怨声载道,中华大地上外辱横行,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儿女多气节,为了驱逐日寇,民族独立,中华儿女一批又一批地开赴到抗日战场, ...

  • 珍贵的上世纪30年代惠州老照片

    旅居海外的西子网友"循州不肖生",热爱乡梓文化,近日他在西子湖畔家乡风情版发了一个<三十年代府城西江旗杆塔到东江汇合处>的帖子,帖子里是他收集到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一本 ...

  • 澳洲第一猎人去世,1000条鳄鱼却出现在葬礼上:这笔债,人类怎么还!

    InsDaily-每日lns新資訊 还记得去年澳大利亚那场丛林大火吗?   连烧一年,焮天灼地,千万亩森林焚作焦土,30亿动物灰飞烟灭.....   无边火舌舔得苍穹出血,皮开肉绽的考拉坠地哀嚎,日月 ...

  • “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

    直到离世的那时刻,他前后花费二十年心血的发行6000册(黄金时代)还没有卖完,这也成了他的遗憾.因为那段时间(黄金时代)讲述了性的文化超前突出,被各大出版社禁止,书中描绘了,粗鲁,低俗,荒唐有趣,被大 ...

  • 1946年秘密结婚,相伴63年妻去世,葬礼上李光耀两次吻别感动世人

    文/潘彩霞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病逝,享年91岁.病重期间,很多人都在为他祈祷,希望他早日康复,然而,他自己的心愿却是快点离开,他想他的芝了. "芝 ...

  • 清末老照片:女孩裹脚眼中噙满泪花,慈禧葬礼上纸扎人十分逼真

    清朝的历史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其中很多细节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清宫剧看多了就以为历史的本原就该如此.可假的永远真不了,真的也不会灰飞烟灭.搜寻十多张清末时候的老照片,些许文字更有说服力! 清朝末年世道 ...

  • 79岁老戏骨于家中离世,葬礼上仅有6人,生前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对于很多明星来说,迟早有一天,时光会流逝,岁月会老去.那么,演技才是他们唯一能够傍身的标准,否则没有演技,等到一天没有美丽的容颜在娱乐圈中就寸步难行了,而现在娱乐圈中的不少老戏骨年轻时候也是非常帅气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