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权推荐 丨张明楷:增设新罪的观念——对积极刑法观的支持
相关推荐
-
赖早兴 | 论不追究刑事责任
[作者]赖早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法学杂志>2020年第4期"各科专论" 内容提要: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
-
【司法适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若干司法适用难题疏解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年第6期.作者:张铁军,中国政 ...
-
张明楷:合理的法益衡量,可以使刑事司法避免形式化,避免损害大众利益
看点:网络时代信息繁杂,如何定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疫情期间,在国内销售有出口资质却无国内批号的口罩是否构成违法犯罪?紧急状况下的不恰当行为应否处罚,如何处罚?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如何权衡才能做出 ...
-
夏伟:新型权利入民法典对刑法犯罪评价的影响|法学评论202103
[作者]夏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司法改革中心副研究员:北大法律信息网签约作者) [来源]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法学评论>2021年第3期(文末附本期期刊目录).因篇幅较长,已略去 ...
-
尚权推荐丨李杰:刑事法官心证形成的关键点——基于庭审实质化视角下说服责任的考察
论文提要:法官的心证应当靠庭审中控辩双方充分履行各自的说服责任来形成,这也是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应有之义.其一,心证应当形成于控辩双方的博弈,其二,心证应当形成于法庭之上.但反观实践中法官心证的形成过程, ...
-
尚权推荐丨胡云腾:《刑法修正案(十一)》与司法解释的冲突与解决
<刑法修正案(十一)>与之前的司法解释在适用上发生冲突的,一共有10种情形(可能还不是完全统计).我们在执法办案的时候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第一种情形 之前的<刑法>没有规定,司 ...
-
尚权推荐丨于改之:行为人骗取网约车平台车费垫付款行为解析
某网约车平台为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出了"逃单垫付"服务.行为人陈某某.周某.余某.王某等利用黑产软件,制作虚假的出行订单,骗取平台车费垫付款的行为如何评价?司法裁判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构 ...
-
尚权推荐丨马丽敏:辩护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巧妙适用
引言 2016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6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
-
尚权推荐 丨万毅:论庭审证据调查安排
摘要:庭审中证据调查的方式.顺序安排直接关系庭审的效率和效果,设计庭审证据调查安排的最优流程是提升控.辩.审三方诉讼技能,推动和完善庭审实质化改革的必要举措.庭审中证据调查安排是审判中程序性事项,应由 ...
-
尚权推荐 丨李山河:犯罪构成的性质:事实认识方法抑或规范解释模型
摘 要 犯罪构成性质问题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从事实与规范关系视角考察,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犯罪构成性质的定位有案件事实认识方法与规范解释模型两种.从应然的立场,基于事实与规范关系的法理.犯 ...
-
尚权推荐 丨印仕柏:从认知和把握规律两方面提升阅卷能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检察机关之"难事""大事"均以司法办案为源起,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聚焦办案与监督的主业主责,高质 ...
-
尚权推荐 丨杨先德 陈禹橦:类案检索运用场景与规则方法
类案检索,是指对与待决案件要解决的争点问题相关的案例进行检索和运用的活动.对于一线办案人员来说,"类案"是辅助判断决策的信息,寻找和运用这些案例是办案必备技能.笔者结合办案工作和理 ...
-
尚权推荐 丨梅曼 赵桂华:侦查阶段刑事辩护之我见
同个刑事案件的相同阶段由不同律师办理,同个案件的不同阶段由不同律师办理,经常出现效果不一的现象.笔者经常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排除律师仅提供法律帮助而未实质辩护的不尽职因素,那原因是律师对法条理解不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