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珠:要救孩子 先救救这些------

要救孩子 先救救这些------

写在二零二一年教师节

江苏  黄海水珠

  不知何时,不知何人,编出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词,好家伙,中国有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比如卖房、卖血------,或许还有更甚者!)的父母们,闻风而动,瞬时,校外的有偿辅导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比比皆是!教育主管部门,稍管一管,瞬间就转入地下,隐蔽的如同国共时期的地下工作者或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号入座,暗语接头!一个小小孩童一天要转战四、五个班,连家长接送都忙得头晕,何况孩童?差一点这些孩子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

  我都替这些孩童累得慌,他们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不说张扬个性成长了,还有时间按自己的爱好玩耍么?这样就不输在起跑线上,就都能成才成名了?我也是一个母亲,也是一教书育人的园丁,我就觉得不尽然!

  我的孩子是八零后,那时的他们,只是被学校的老师们看得紧,校外的各类辅导班、培训机构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再加上我们夫妇俩都是教师,对校外的这个那个班不感兴趣,我们的本意是想孩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不想他偏科,而是张扬个性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所以,孩子在小学除了学习外,学校的集体活动比如文体活动、各类竞赛等都鼓励他按照自己的爱好参加,哪怕是钉纽扣比赛、跳绳比赛都拿名次,呼啦圈舞蹈文艺演出中也留下他的身影。甚至小学毕业前夕我都拒绝老师午饭时间布置的作文、每次数学讲义的重复练习,结果惹得有个别小学老师对我此做法相当不满意。初、高中阶段,我们给他规定上课听不懂的只能求助于任课老师(因我们夫妻俩,分别是化学、物理学科)这样就逼着他上课精力集中,不再依赖我们给其辅导!可是我这孩子特好动,据教他的任课老师讲一堂课也就最多不超过二十分钟(当时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精力集中听课时间,其余时间就自己动起来,搞小动作,一条腿支愣着半坐在位子上,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说反正自己都听懂了,尽管这样,我们也没有逼着他上什麽校外班,最多鼓励他到图书馆、书店或我们多给他借或买习题集让他自己做,我们检查。文理无偏科的他在高三的时候,我都看着心疼,特别是最后的高考复习冲刺阶段,有的学科讲义重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我就和孩子说,你觉得哪些讲义重复,就不必开封再做,省点时间好好睡一觉。当时有的人甚至是我的同行都说我胆子太大了!而事实证明,这些额外增加的超负荷的各类习题,只是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内卷化竞争烈度,并不能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孩子们长大走向社会实践没有实际帮助,反而还会滋长了学生厌学的程度,我就亲眼看到高考后,高三的学生不只是扔掉书籍,而是撕了书籍扔到空中来了个“天女散花”,甚者干脆洒在河里顺水漂走,厌学之深可见一斑!因我家孩子高二时就曾参加过少科大的提前录取考试,虽每没录取,但是成绩也说明了各科基础不差,最终高考被录取到九八五高校。但是他毕业后一定要到一线城市就业最关键的原因之一,竟然是不想他的孩子就读于他看成是“魔鬼教学”的学校!

  而我在教学中,最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更看不惯私自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将他们作为解题工具的做法。最高兴和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因人施教。记得刚高中毕业临时代课时,教过的农村学生有的比我还大,外语、语文甚至音乐都教过,从没逼着学生干他们不喜欢干的!正式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到了规模较大的一所农村完中,高中的学生年龄和我相差不大,有的女生惧怕物理,听了我的课以后直说要是初中有你上物理就好了,我们现在基础肯定好。那时教学青黄不接时有的物理老师是别的学科改行,有的散布物理难学等观念,女生给吓怕了,实际物理分析问题、正确思维很重要,加上数学又是解题工具,综合性太强,数学基础不好,更会影响物理解题。不管我任课的高中或是初中物理,我都没有家庭作业,并且反对题海战术,更不和其他任课老师争时间,抢教室!我要的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解题。有的是“课外兴趣题”或“讨论题”,也不强制一刀切的做,自愿!这样反而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钻研。

  有的学生惧怕物理学科,分析为什麽“难”后,学生也就不再畏惧物理了!

  现在有人说:最害怕不学习的教师,更害怕跟风的家长!我觉得也是,先救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义务教育改革:只有“双减”,才能扭转目前的内卷现象。基础教育不应该增加课程和作业的广度和难度。各学科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强调人人需要过关,而且要强调人人能够过关,从而让偏科学生、偏才学生完成其它学科的学习没有压力,为未来培养拔尖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市里出中考试卷时,当时的教育专家们把关就很严:百分之七十的题目要求学生都会做,百分之二十的题目是拉开档次的,百分之十的题目是选拔人才的,记得有一个题目的一小问(五分)比较难,超过了当时课本内容,送专家验收时就给拿下!还记得曾经看过国外一所学校的报道,有一个学生到一所职业学校学习,他的基础课成绩很差,校方问他想学什麽?他回答说想学木匠,当时学校并没有这一门课程及老师,为了这一个学生,学校竟然派出一位老师出去学习木匠技术------,这也就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吧?

  全民辅导,违背教育初衷,违背教育公平,使寒门学子向上的唯一通道也近乎堵死了。更不利于当前国家所推行的人口政策!不怪有的人说:生得起,养不起!韩国的“别墅私塾”导致人口持续下降!还不是对我们敲了警钟么?因此,国家下决心整治校外辅导机构,是民心所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每一位有正义感的灵魂工程师都会支持国家的整治措施的,为了民族的振兴、前途、国家的长久大计,还教育阵地一个朗朗晴空,使校园重归净土,是我们每一位教书育人的园丁都应该心有所向,更是我们每一位国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王延秀,女,网名 黄海水珠 中学高级职称,物理教师。有幸得高科技帮忙,码字简单快捷。实现退休前的愿望,将所思所想、自己坎坷人生路等多篇变成文字。

本刊启事

一、本微刊只对原创首发文章支付稿费。投稿邮箱:605262707@qq.com,诗词投稿请加微信:13966972556@163.com。

二、稿费和赞赏款分开发放。稿费发放微信:xxy082003,赞赏款发放微信:ds4978800。如联系不上作者,稿酬和赞赏款视作放弃。

三、阅读量300,留言15条以上,稿费20元;阅读量1000,留言30条以上,稿费30元;阅读量2000,留言50条以上,稿费40元。赞赏超过10元,80%归作者,20%留做平台运营维护费用,低于10元不发放(发稿后的第二个周末统计)。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