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随笔:龙海春来早 有美味香约 2024-06-22 00:08:51 赞 (0) 相关推荐 梧闽随笔:龙是不变的精神,海是千年的梦乡 有北溪.南溪.西溪.东溪的九龙江入海处,这地方最早的建制叫龙溪,随着公元1403年郑和第一下西洋,在九龙江口'五虎门'招募补给,龙溪人开始入海过台湾.下南洋,甚至奔向东西洋-1963年,龙溪县与拆分的 ... 梧闽随笔:很震憾 天柱山属于龙海 生活在福建三大名镇,穿越回去老石码,无论是漫步锦江道,迎接晚浦归帆,欣赏北岸炊烟,西顾松关含雪,还是享受紫云虹雨,或者近观柳店招旗,耳闻沙埭蛙鼓-偶尔抬头眺望四维,挥之不去的有四方名山,这就是东文甫, ... 梧闽随笔:都是龙海一中的学生 其实,我对龙海一中的感觉,一直很好.除了不时出过如群友海云湖的儿子一一胡崛隽福建高考状元,更在于一中的底牌一一名校文化,还有老百姓赞誉集体师德. 十年前,小玉和云飞都从龙海一中双双考入厦门大学会计系, ... 梧闽随笔:三峰山石室 龙裤国师 近年,老家梧桥村十一个自然村,已然变为蓝田开发区的腹地,原来一些小自然村如牛路.方厝.好坑.后坑.坑尾.斑鸠坑.新社,可能随着开发区规划建设,被一村一村拆迁改建,而幸存的社里,还有梧桥社.檀林社.梧店 ... 梧闽随笔14:冬至读书 春来花如意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山石码作品赏析 昨白天与国耀贤弟吟诗唱对,晚巡逻借机拜访庄老,一起泡聊-34年过去了,毕竟在官场,从求进步到退二线,也是须臾一弹指,一瞬间..这些年来,一直有一种''只争朝夕&quo ... 梧闽随笔:会'狂奔'的母亲 老石码赶圩记 天宝,那边的人味,有点老家梧桥的记忆,过去的赶墟-我经常随父母去,无非想吃一碗鲁面- 近似,赶墟卖龙眼的父亲 10岁那年,我与5岁的小弟争着跟母亲去赶赴龙文小港墟,为了出售前几天剥壳的1 ... 梧闽随笔:林语堂 同是农民的儿子 林语堂大师的父亲是位牧师,但他却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英国诗人库柏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既将耳顺退休的我,这辈子最幸运的感觉,莫过于出生在乡村,当了农民的儿子-庄子云:'人法地,地 ... 梧闽随笔:活成一棵树 这是两煌学弟发的,这一棵老樟树,因为树大招风,也许年份太老-不免被电闪雷劈,然而它却活了下来,天空中已经没有它枝繁叶茂的英姿,毕竟它曾经伸长过-枝干被掏空了,仅仅剩下两片皮,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黄土, ... 梧闽随笔:也是'无忧果' 杨梅 每年杨梅熟的时候,表弟总是来电话摧促,今年也不例外,虽然杨梅价格大好,每斤有20多元···不似当年驻村九湖荔枝海,听惯了一句民谚'荔枝青,妮奶奶,荔枝红,不认人.'意思是荔枝未熟时,逢人总是热情招呼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