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新年话对联
相关推荐
-
掌灯贴门对儿,来年有福气儿—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8)
[家教智慧 第369期] 掌灯贴门对儿,来年有福气儿 春联,在我们家乡叫作"门对子", 是过年的重要标志. 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有辟邪.驱灾之功用 ...
-
【转】对联帝王第一人
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字国瑞,小字重八,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他是明朝开国皇帝,定都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共在位三十年,庙号太祖,葬于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在对联文化的发展史 ...
-
“牛”转乾坤龙门对联书法展-邓凌鹰(篇)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罗杨 每逢新春将临之际,中国人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这即是一项传承了千年的民间习俗,也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社会风尚.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传统文化形式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 话“春联”(散文)
话"春联"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若问春联的来历,恐怕有众多人不知所以然.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 ...
-
桂长志-手写春联最浓情!
在我的乡村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底,四野白雪茫茫,滴水成冰.这时节,年少的我总会看见三三两两的乡亲袖着双手,胳肢窝夹着红纸,嘴里哼着戏,迈过村头那座小桥,一脸希望地走进我家小院.这些人,是来找我父亲写春联 ...
-
朱元璋这事儿干的,哈哈,超赞!!
文化改变生活,老臣奉旨伴你读书 上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下联:一刀割断是非根 横批:多谢点赞! 01 马上要过年,该贴对联了.今儿咱就说个与对联有关的野史段子,解解闷逗逗乐. 段子的 ...
-
对联基础知识·对联民俗(4)
转:散漫斋主的博客 1.对联民俗古与今(3)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馆.楹联学会.书法家协会还纷纷组织了规模不等的送春联.春联大赛等活动,红红火火. 这类活动,甚至还波及到了海外.2001春节期间,由 ...
-
对联要多些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王国仲1955年生于黑龙江拜泉.曾工作于大庆油田公司.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对联创评研编多年,著有<平仄斋两行集><联理探析>等.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春联的味道/许桂林
那一年春节,我因为被抽到公社搞档案工作,没有回上海. 那一年,是我下放的第六年.感觉中天气是冷.我躺在公社招待所的硬板床上,想着我的故乡上海,那里也早该家家户户提着篮子购置年货了吧.又想着十几里外生产 ...
-
新年经典对联
2018-01-31对联 在新年到来时需要准备好对联,那么都有哪些好的'对联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新年经典对联大全,欢迎阅读.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
-
段吉宏:美丽乡村话对联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美丽乡村话对联 段吉宏 对联,这一中华传统精粹比任何文体任何时候都深入人心,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对联出现.从 ...
-
吴永胜:新年话“新”(两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千古佳句话对联(随笔)
花牛红 对联也叫"对子",它做为我国文艺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已有一千多年存在的历史了.对联最早应该起源于何时何代,恐怕到现在还无定论吧?!但春联最早应该是起源于五代!据清代粱章钜所著 ...
-
新年话纪年
新年到,到处征文好热闹,让我在这说说咱国家都用过哪些纪年法,另开别径,丰富你的视听吧. 我在这可是随想随说的啊,说错了朋友们可去书中判.网上察,给我更正啊. 1.先说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是谁,什么时间确定 ...
-
2021年牛年新年春节对联
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新年春节对联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
-
中秋佳节话对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中秋佳节,清风皎月,免不得是中国人诗兴大发之时. 对联虽只上下两句,却可长可短,包罗万象,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来说几副中秋对联. 其一.万山不隔中秋月 ...
-
新年话清供,王道中笔下的《清供图》为何端庄艳丽、雅俗共赏?
杨西|撰文 下雪了,梅花开了,又过年了! "山中寒尽不如年,只道梅花欲雪天.未到五更春已动,乾坤生意本无边.""风暮溪头欲雪天,思归频问社桥船.心知篱落梅花树,已有寒香似 ...
-
妙趣横生话对联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妙趣横生话对联 文丨墨竹幽香 摄影丨旅途 牡丹芍药盛开的季节,突然想起了一副对联:东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