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期 : 小讲堂《拟古塞下曲》作者 : 吕志昌/武陵渔人】




吕志昌,男,医生,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网名:武陵渔人,喜欢文字,读诗学诗,纯属自娱自乐。于2014.11入碎玉书斋跟随云主学诗,现为深圳珠江文学社编委会委员及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点评老师。


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2019年8月份第一期作业:
出题:沧海云翥。
小诗作者:和顺钏。
收集:管理/漂泊伊人。
点评老师:武陵渔人。
编刊:孙桂红/岁月静好。


7.《拟古塞下曲》作者:和顺钏
万里秋风横入塞,黄沙漫道雪封山。
轮台几度归鸿过,不见长安信使还。
诗友好!我们这一期的作业布置已经10天了,各位诗友都积极参与,这很好。边塞诗我们都缺乏生活体验,还要靠书本影视方面给我们提供想象的素材。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我们从历代边塞诗人的作品中都会有接触,不至于太过陌生,可总会有隔阂感。诗言志,作诗是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可以凭吊,追古思今,抒发感慨。我们学过的苏轼《赤壁怀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皆属此类。他们也没有参与当时的战事,但由于有了自己的认知,所以照样名垂千古。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提醒大家,写自己所感,写自己所想。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和顺钏诗友的作业。

起句:万里秋风横入塞。起,起要平直。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本句开头,以万里秋风起句,有气势,一个横字,更显霸道,也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不错。塞,边界上险要地方。下面我们来看承句。
承句:黄沙漫道雪封山。承,在起句的立意上引出下文。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本句承上句而来,狂风漫卷,黄沙铺地,不见天日,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西北边陲那恶劣的环境,也为后面的转做更进一步的铺垫。而紧跟着大雪封山,似有不妥,大雪封山想来就应该没有沙尘了吧?所以此句前后矛盾,不是一个季节硬凑到一起来了。

转句:轮台几度归鸿过。转,要有变化,在前文记述的基础上转出新意。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本句的转,便是从一般景的描写转到了情感的抒发上。轮台,古地名,汉西域之地。本为轮台国,被李广利所灭。汉武帝为牵制匈奴,在此屯田。唐置县,并置府。即今新疆省轮台县。在古诗中泛指边塞。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边塞天空中几度可见归鸿,然后会怎样呢?我们期待从下文中得到答案。

合句:不见长安信使还。合要渊永。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刘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另一种是“以景语结语”(张炎)。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给力,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承接转句,是说归鸿都飞回几次了,却仍然没有等来长安的信使。相当于我们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守卫疆土,却被朝廷忘却了。这与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长安,即今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在这里代指朝廷。信使,使臣,使者。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
总览全文,小诗结构合理,起承转合衔接紧密,自然,从一个侧面(环境的恶劣)表达出守疆军士的不易。很好的一首小诗,但也有一点小瑕疵,请修改一下承句。辛苦了!
点评老师:武陵渔人

完


一:学习诗词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二:诗友投稿联系方式
敬爱的诗友们:
我们深圳珠江文学社,刊物赞赏费新拟如下:
2.刊物赞赏作者占百分之七十,平台占百分之三十。
②刊物内容要求:原创首发,三百字以上,相片一张,简历一份。
谢谢大家一路的支持,欢迎大家投稿,投稿请加我微信:13028808322。
深圳珠江文学社。
:沧海云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