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臣张百熙,与同事官员书《二十四孝》诗,珍贵万分冠绝古今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者介绍:

张百熙,清末大臣。出生湖南长沙沙坪,墓葬春华洞田村(现百熙村)。同治年间的进士。曾任编修,侍读等职。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上书弹劾李鸿章表面作战备,私下却主张谈和的行为。1898年,任内阁学士,主管京师大学堂事务。戊戌变法之后,因为曾举荐康有为而获罪,被革职留任。1901年,上书建议改官制,理财政,变革科举,兴办学堂,设立报馆等措施。后历任工部,吏部,户部,邮传部尚书等职。

张百熙为官三十余年,积极主张变法自强,直言进谏。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张百熙严劾李鸿章'阳为战备,阴实主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时敏学堂,曾任《清会典》总纂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保举康有为经济特科,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百熙上疏陈述五条革新大计:'增改官制,整理财政,变通科举,广建学堂,创立报馆'。提倡变法自强。同年九月,奏请'将京师大学堂改隶国子监,正名大学,以一学术而育真才。''改总理衙门附设之同文馆隶于大学'。1902年1月10日,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负责制定大学堂章程。

1901年后兴办学堂、设立报馆,创办了医学堂、译学馆、实业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1902年,张百熙主持拟订《钦定大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订的完整学制。1902年1月-1904年1月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

精品书法艺术分享交流圈
圈主:清雅阁书画
183成员
进入圈子

二十四孝诗介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清代吴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词》:'论起这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