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事
第一次参加体系外审,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好像一个门外汉,生怕因为自己的“不知”无意间就造成了本该没有的失误,半醒半迷糊的状态,开始整理资料。
还好,同事们都很镇定。
有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检查或是考核,每个人该持有的状态,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变得模糊不清,是该紧张还是放松?是想着就认真面对检查,还是总担忧做不好,就受罚呢?间或有一种想法,这些形式化的东西,真是折磨人。
想起小学时常常念得那句话,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的确,很多时候,一件本来初衷是很好的好事,不知怎么地那么容易变成了形式。
如何看待?
仪式和形式?
慢慢有一种感触,当升国旗仪式这么长期定时进行后,大家在每周一开始庄严了,有人说很多时候,我们真没必要形式,但是越来越感触到,仪式的重要性,它是庄严一个国家在你内心的地位,重新通过这种形式树立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形式化?没有,就如同陪同这些老师,看他们根据标准查看各个资料,听他们讲述的过程,摸清楚了在一个标准建立的情况下,该如何做事,又如何从资料来印证所做的事情,如此看来,也就是所说的,有据可查,同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脑子里出现一个框架,类似于思维导图,哦,原来如此。
没错,这体系认证嘛,似乎谁都知道,却又不是那么很清楚。
是想着赶紧检查完,没有什么大问题通过,还是就审核这件事,核对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两种心理上,第一种占的较多,可是转念一想,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算是给公司和自己一个交代,这自己心里不是滋味。
再想想,认真地听老师讲述,恰好也是一次学习。于是,耐心地听老师讲述,并且拿着指导手册,一点点看,记下来,需要整改的地方,不用怕,一次一次的改进,才可能进步。
同事对我说,其实,老师们都很好,在检查的过程中帮你发现问题,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必紧张。不过,你第一次经历,难免会紧张。
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什么好紧张的呀,做的好的,继续保持;做的不对的,就修正,下次就不错了;就完完全全地把自己放到外审当下做的这件事里,什么也别想就对了。总想着别出错了,就糟糕了,这样岂不是更容易出错吗?
当然,最后检查完,老师说,嗯,你们做的很全面,挺好的。
我知道,如果想做的更好,是需要再下一些功夫,至少,在能努力的层面,多多下功夫,这样才会使得体系认证具有实际意义。
人生的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提前放弃了认真面对的态度,所以,不管做什么,我们变得都有些匆忙形式应付了事,不要让自己的步子光想着往前,还是要认真地在当下,沉下来,尽可能用心地做事。
不管怎样,今天学会了很多,感恩生活,感恩同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