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连夜召来一将,毫不客气地说:你的作战计划有个漏洞
相关推荐
-
豫东战役先斩后奏,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只有粟裕敢这么打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他历来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其用兵突出一个"奇"字,被人评价"尽打神仙仗". 不论敌军的兵力是我方几倍,不论局势有多么艰 ...
-
受领进藏任务,200余名干部被召回部队!
1950年1月7日深夜,一封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人联名签署的紧急电令交到了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手中:"第十八军主力集结乐山.丹棱地区整训待命.张国华及每师一个负责同志速来重庆受领新任务. ...
-
假如梅西来到国足,杜聿明能不能把三十万大军拉出来?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 ...
-
档案《西柏坡密电第二季之刘伯承"五行"灭黄维》
档案《西柏坡密电第二季之刘伯承";五行";灭黄维》
-
趁兵疲粮缺 歼灭黄维“王牌”兵团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立即向徐州收缩: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仍然位于任桥.花庄集地 ...
-
刘伯承
刘伯承于1972年双目失明 一年后丧失思维能力 又过了两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但奇迹般地活到94岁高龄 如果没有汪荣华的体贴关怀.精心照料 是很难想象的
-
档案《刘伯承“五行”灭黄维》
档案《刘伯承“五行”灭黄维》
-
解放西藏,为什么派这两个人去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解放提上工作日程.毛主席指示,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刘邓大军来完成.当刘伯承邓小平报来入藏部队的名单时,远在莫斯科的毛主席大笔一挥,同意. 那么,刘伯承邓小平让哪支部队入藏呢,毛主席痛快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乾隆驾崩后,嘉庆帝连夜召一个65岁老人进宫,和珅知道后两腿发软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权臣通常不会被新君所容.清朝历史上乾隆权臣和珅就和嘉庆皇帝就上演了一场君臣之斗.要知道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权倾朝野.专横跋扈,成为了许多正直官员的敌 ...
-
默克尔接班人终于定了,连夜给中国送橄榄枝,白宫顿时陷入了沉默
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 最近德国传来了一个让人关注的消息,支撑德国发展好几年的"铁娘子"默克尔的接班人终于确定了,据称下一届德国总理候选人已经出炉,他受到了默克尔和她背后所在政党的一致 ...
-
关家垴战斗,彭德怀和刘伯承谁更占理?该不该打完全可以下定论
百团大战之关家垴战斗,军史界向来存有不同的争议.一种意见是主张打,一种意见是不主张打.这么多年过去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莫衷一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处理.从当年指挥这场作战的两个最主 ...
-
夺门之变:明英宗连夜记住功臣的名单,注定成为历史的笑柄
公元1435年(明朝宣德十年)正月,明朝第五为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驾崩.这位缔造"仁宣之治"的皇帝仅仅在位10年,只活了38岁.弥留之际,明宣宗用哀求的目光望着张太后,久久不能开口. ...
-
49年,刘伯承评价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用八个字概括
1949年9月,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秋天.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作了国家的主人.北京喜气洋洋,准备迎接开国大典,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 ...
-
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军人绝不会给五星红旗丢脸。若有战,召必回!#中国军人
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军人绝不会给五星红旗丢脸。若有战,召必回!#中国军人
-
刘伯承'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王必成为何颇有微词?
作者:莫孤烟 1948年11月19日夜,已经在碾庄圩苦战多日的华东野战军6纵将三条交通沟挖到了碾庄围墙之外,准备在夜里协同4纵.8纵.9纵发起最后的总攻.正在此时,6纵突然接到命令,立即撤出战斗挥师南 ...
-
军神刘伯承,1949年为何称赞:粟裕是战略家,我军最优秀的将领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1949年,刘伯承元帅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赞粟裕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战略家,这样的评价无疑是非常高.那么,刘伯承元帅对粟裕将军为何会有如 ...
-
新婚之夜,丈夫吓哭新娘,妻子连夜逃跑:他和妈妈要脱我裤子
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原本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但有些人总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可以任意打骂,甚至羞辱,导致刚刚结婚的妻子逃离家门,再也不愿与他生活,因为夫妻双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平等,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