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伤感的宋词,是把美好在眼前揉碎,把人的心都抽空了

说到伤感的宋词,有几首不得不提: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悼亡之伤;

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是亡国之伤;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这是离情之伤;

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这是爱情之伤。

……

这些词的伤感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起笔就一下把读者抓住,带入词中的伤感情绪中,而我今天想说的这首词有些不一样,他先让你爽,让你热烈,等到你正要爽到九霄云外的时候,突然断线了,抽空了,你飘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来,心里空荡荡的……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上片,仙女出场,热闹升腾

池塘水绿风微暖:起笔是回忆池塘旧地,是碧波绿水,是微风送暖。暗示了季节,只有春天才会“水绿”,才会“风暖”,春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百花盛开,正是赏花好时节。但是晏殊并没有明写,我们怎么知道“赏花”呢?这个悬念留给后文揭开。

记得玉真初见面:晏殊为何会怀念起池塘旧地?想必他在某年某日,在此处有过特殊的记忆吧!

果然,第二句晏殊就解答了读者心中的疑惑,“记得”二字,点明了这是回忆中的情景——当年就是在这里,晏殊有一桩印象深刻的情事——和玉真第一次相会!玉真大概是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一样,就像这满池春水一样,就像这温暖的春风一样,否则,怎会勾起晏殊的无限回忆?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这不,我们刚还在猜测玉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晏殊就写出来了——她会唱“重头歌韵”,她的声音如玉一般,当歌调由缓转急的时候,她舞动着腰肢,红裙飞旋,美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看似很平淡地描绘歌声和舞姿罢了,实际上内里全是赞美。

到此,上片结束。短短四句,晏殊先用“池塘”引发读者的疑惑,再以“玉真初见”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以玉真的歌舞,营造出一个热闹的歌舞场面,也让人对玉真有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晏殊和玉真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我想,每个人读到这里都会有此一问吧!

下片,佳人何在,一片伤感

玉钩阑下香阶畔:这句有点出乎意料,上片明明写了玉真“初见面”,那就应该交代更多跟玉真相关的事情啊,可是晏殊任性,就不写!只用这一句“玉钩阑下香阶畔”交代了一个地点,这里有白玉帘钩,有散发着香气的台阶。

醉后不知斜日晚:原来,晏殊醉了,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香阶畔”,连太阳西倾,天色渐晚都不知道了。因何而醉?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可能是因为玉真吧?

当年的水绿风暖、玉钩香阶、初识佳人、歌舞动人,景美、人美、歌美、舞美,历历在目。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最后两句将昔日的一切美好推开,回到当今。“当时”与前文“记得”紧紧呼应,又与“如今”盛衰了然。起笔点到春景,如今回忆“赏花”,但那些“共我赏花人”,“如今无一半”了,这是一声感叹,是无限的惆怅和感伤。

那玉真,她也是赏花人之一,现在属于哪一半呢?

每读到这句词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杜甫的“访旧半为鬼”,真是往事关心,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一片怅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