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王端廷|是批评,还是历史?——中国当代艺术书写的性质与价值

(0)

相关推荐

  • 曹意强:巴克森德尔谈欧美艺术史研究现状

    编者按:曹意强教授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英国著名文化史学者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1933-2008]素有交往.回国后于1997年翻译出版了巴克森德尔的代表作品 ...

  • 巫鸿(1945) 芝加哥大学教授 央美 评论家+策展人

    巫鸿(Wu Hong) 简历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 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 ...

  • 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解释

    作者:迈克尔·鲍德温 易英译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说明艺术的实践.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必须公开讨论,如果艺术确有一部历史而不仅仅是作为轶事或作为一种历史循环论的功能而存在的话,那么它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肯定有 ...

  • 大卫·卡里尔:哲学艺术批评的兴起|KONGBAI

    罗莎琳·克劳斯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目前国内关于克劳斯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著作仅有<现代雕塑的变迁>(Passages in Modern Sculpture).<前卫的原创性及其他 ...

  • 王端廷|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分期与区别

    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的短文(载<美术观察>杂志2001年第5期),此文虽然阐述了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特征,却未论及二者时间上的划分,而 ...

  • 王端廷: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抽象艺术

    来源:美术志   作者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抽象艺术真可称得上是二十世纪典型的艺术样式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敢断言它属于通俗的艺术样式.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它仍然像喜马拉雅山一样--太高.太 ...

  • MOCA 研讨会 | 王端廷:走向泛材料化的装置艺术

    走向泛材料化的装置艺术 --兼谈中西装置艺术材料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 王端廷|体制的艺术与艺术的体制

    自文明社会诞生以后,人类就是体制化的动物.艺术家是以艺术创作者的身份生活在体制中,并通过艺术创作与体制发生关系.在人类历史上,艺术与体制的关系有时融洽有时扞格,但大多数时候艺术会走在体制的前面,充当破 ...

  • 王端廷|什么是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 ...

  • 王端廷: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分期与区别 | 观点

    ▲塞尚 打扑克的人 1890-1892 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的短文(载<美术观察>杂志2001年第5期),此文虽然阐述了现代与后现代 ...

  •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

    往"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当代艺术"六个汉字,可以找到2.480.000个条目,输入"当代艺术"这个词更是有多达15.700.000个相 ...

  • 王端廷|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编者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本文作者王端廷以艺术史的发展,从现代主义之父的塞尚到新的转折点杜尚,再到艺术的解构与边界的消失.后现代主义提倡艺 ...

  • NFT专题 | 王端廷:NFT并非新艺术,只是一种新的收藏方式

    编者BRIEF DESCRIPTION 自NFT进入艺术圈之日起,NFT艺术市场交易额开始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3月,NFT市场的交易规模就达到了2.05亿美元.4月,NFT作品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