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大暑小暑田开裂”该怎么理解才对?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谷雨要下雨,今天下雨好吗?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进入4月以后,到处都是一片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草长莺飞,万物变得葱绿,谷雨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进入春天以后,要和夏季交接的节日,按农村的说法,谷雨节要下雨才好,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 ...
-
农村俗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还有雪吗
小寒节气马上就要到了,2021年小寒从1月5日11时23分17秒开始,到1月20日4时39分结束.小寒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简单来说就是小寒还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
今日霜降,霜降这天能预报以后的天气吗?2022年的春节冷不冷?
今天是农历的9月18日,也是霜降节到来,今天的天气,气温明显下降,在我们南方都感到非常的冷,气温降到了12度,霜降节是24个节气中的第18个节日,太阳已经移到黄经为210°,霜降是有霜降落的意思,有霜 ...
-
农村俗语“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有道理吗,2021年是灾年?
今天就是处暑节,在处暑节这一天,农村关于处暑节的说法也很多,其中有一句就是"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遍地是黄金",对于这两句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 ...
-
今天白露节,农村俗语“白露逢月头,来年必定愁”,意味着什么?
白露已成霜,今天就是白露节,在这白露节的节日里,却恰逢农历的八月初一,农村有一句俗语"白露逢月头,来年必定愁",按农村的这个说法,就是白露节恰逢农历的八月初一,对于下一年不好吗,预 ...
-
农村俗语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没有科学依据,大家不必恐慌!
立秋后,关于俗语"六月立秋,两头不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六月是按照阴历说的,而今年立秋按照阳历说是8月7日,而当天的阴历日期是六月二十六,刚好属于六月立秋,这就导致一部分人会有 ...
-
“雨水无雨天要旱”,是什么意思?今年降雨多吗?
今日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天气变化最大的节气.雨水的到来,气温开始骤然上升,暖湿气流的来临,下雪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少,春雨也随着节气的更迭来到身边. 关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一直以来在农村 ...
-
农村俗语“雷打雪,人吃铁,正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是啥意思
前几天我们这里的气温突然升到二十多度,很多人感慨直接从冬季到了夏季,但是大家都还没有享受几天的夏日时光,一场强降温的到来,气温又从前几天的二十多度在一夜之间就下降到了现在的五六度,一些地区还迎来了20 ...
-
俗语“上坟不能过三代,祭拜不能过未时”老话在理
随着天气的变暖,传统节日清明节也即将到来,清明节跟其他的节日明显的不同,因为清明节还是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所以清明节也是关乎到天气走势的,清明节当天的天气变化,对于之后的天气走势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句俗 ...
-
大暑将至,俗语“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2021年景好吗?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就是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热浪滚滚,天气炎热,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大暑节,"暑"就是热的意思,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大暑就是大热的意思,这段时间,被称为桑拿天的天气,天 ...
-
农村俗语“头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头九不下雪好吗?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今天已经是一九的最后一天.一九是数九后的第一个九天,在民间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说法,意思是虽然一九.二九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不过还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农村 ...
-
农村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戚工”,究竟是啥意思?
对于一些深奥晦涩的文化,古人称之为阳春白雪,而通俗易懂的文化,被称为下里巴人,并非带着有色眼镜区分古代文化,只是一种比较而已,其受众群体不同.古代的文人墨客,未必都绞尽脑汁创作高深的作品,通俗的文化往 ...
-
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有道理吗?
很多人对单身汉和寡妇的概念应该不会陌生,细心观察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如今农村的光棍现象越来越普遍,几乎每个村里都有不少单身汉,相比较而言,寡妇的数量并不多,作为比较特别的两种人,农民对他们的评价却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