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坤琰:​陈独秀晚年与章士钊的友情

(0)

相关推荐

  • 独秀之死

    独秀之死

  • 2009年陈独秀长孙接受采访,用两句话,揭开爷爷晚年真实生活状态

    "我死之后,丧事从简,也不要登报!" 这是弥留之际的陈独秀,对亲友交代的一句话.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享年63岁. 半生奔波,5次入狱,痛失长子次子,最终病逝在四川江津 ...

  • 重读陈独秀(七)

    陈独秀是一个思想闲不住的人,但注定要在思想上承受孤独.在当时,他对民主的见解,他对战后世界大势的分析,都被看作是"恶毒"的言论,甚至于他在报刊上往往发了上篇,就没有了下篇,有时干脆 ...

  • 陈独秀诗

    ​咏鹤 陈独秀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 【熊家林】端午参访陈独秀旧居

    文/熊家林 端午参访陈独秀旧居 再过一周就立夏了,今天气温陡升至36℃,顿感盛夏的炎热.明天就是端午节,迎来建党百周年之际,端午参访陈独秀旧居,别有一番历史风味. 9时30分,乘坐亲家驾驶的" ...

  • 陈独秀在江津的晚年岁月

    2008-09-20 03:58庞 然 红岩春秋 2008年4期 关键词:江津陈独秀 庞 然 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武汉.长沙.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蜂涌来到陪都重庆.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体态清瘦,身 ...

  • 黄埔军校最受欢迎教官高语罕的悲情人生【5】

    与陈独秀误生罅隙 1937年9月,高语罕随陈独秀去武汉.他用高超的名字领了难民证,住进汉口的难民所,并与在汉口的<新民报>取得联系.<新民报>后由汉口包轮迁往重庆,高语罕也搭乘 ...

  • 寻找陈氏遗稿 陈独秀和《甲戌随笔》

    1939年深秋的一天,四川江津城中一个旧书摊前,一位穿着简朴长衫的老者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几册散乱的旧文稿.老者个子不高,背微驼,头发花白,面容清癯,两眼有神,显得很是慈祥.从他的面目表情可以看出,他对 ...

  • 江津有个“天下第一坪”,凭借着五个“传奇”而了不起

    鹤山坪,其形如名 鹤立山顶,一马平川 独特的地理位置 让这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每一处的残垣断壁 都有一种穿透历史时空的美 初看时不经意 再回首时却是一段鲜活而生动的历史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q ...

  • 披露:陈独秀晚年真实生活

    1930年的一天晚上,从工厂刚刚下夜班的24岁工厂打工妹潘兰珍像平时一样,提心吊胆的朝家走着.刚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突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男人,走近一看,发现此人已经不醒人事. 心底善良的潘兰珍喊来邻居 ...

  • 陈独秀晚年过得如何?频繁搬家,无米下锅仍不肯用巨款

    原创2021-07-17 09:23· 1942年6月的一天,小城江津西门外的鼎山山麓. 一群人面带悲色,肃穆而立.周围有零星的鞭炮声响起. 领头一人哀伤地读完祭文,一副棺木缓缓落入墓穴.人群中响起一 ...

  • 【第6期】《江上几峰青》

    --陈独秀手迹存毁录(5) 一场疟疾让郑学稼留下陈的十四封信 郑学稼(1906-1987)是陈独秀晚年结交的年轻朋友.郑当时在重庆的复旦大学任教,两人常有书信往来.郑在<陈独秀先生晚年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