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与黑》有感
相关推荐
-
《红与黑》:一个带着假面的青年最后用生命殉葬了真我
2D3692021.04.13 20:28:58字数 3,281阅读 4,011<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作品,讲述了木匠之子于连的奋斗际遇,最后于连输给了时代命运,他的头颅安葬于荒 ...
-
于连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我读<红与黑>很多遍,至今不敢讲自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最近我又将此书读了一遍,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困惑. 将来若有机会,我可能会分很多小篇章去讲书中的人与事,今天这篇先从 ...
-
司汤达的爱
1899年,十六岁的司汤达从格诺络布勒来到巴黎,表皮理由是,备考巴黎理工,那是法国的清华.实际上,他已厌倦教科书,心下另有打算,主营两项:写喜剧,吸引女人.但是,他有一个缺陷,过度腼腆 ...
-
历史上的今天 | 《红与黑》作者司汤达逝世
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司汤达从三十多岁才开始发表作品,他的著作<红与黑>至今仍被公认为文学 ...
-
余华读了2遍的西方《红楼梦》,告诉你梦想与悲剧,有多大的距离
在历史学家的眼里,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法国翻天覆地的时代,法国大革命使人热血沸腾.出身卑微的拿破仑,野心勃勃,具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他带领法国军队所向披靡,横扫欧亚非. 重要的是在法国这个阶级. ...
-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1902年的深秋,还在维也纳新城陆军就读的卡卜斯以读者的身份给伟大的诗人莱内·玛利亚·里尔克写了一封信,里尔克真诚热忱地回复了这封信,从此他们便书信往来频繁,直至 ...
-
20世纪最伟大诗人给青年诗人的信: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北岛荐读)
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称<忠义水浒全传>.<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 ...
-
【好诗伴读】青年诗人晴天的诗
晴天的诗 ▌二十岁后,不再任性 时光在流逝中讲着动人的故事 留意一个玩笑 才发现已匆匆二十年 那些忧伤与欢乐的瞬间 都被岁月掩埋 回首凝望 很多人已不再 年轮在树墩上刻下印记 所有的生命不过是微笑的 ...
-
爱是艰难的:重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电影<海上钢琴家>配乐 "爱,很好: 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 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 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 是最高的工作 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
-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是我特别喜爱的一本小书,因为它很轻薄,所以出门旅行时我常把它塞进背包里.它的作者是德国诗人里尔克(1875-1926),是他三十岁时写给一位未满二十岁 ...
-
【品读】杨强《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京邑从为客,耽诗觉有神 --读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刘能英诗词随感 初见刘能英老师,是在2014年初夏赴南岳衡山参加一次诗友聚会上.那次旅游,刘老师对于我们80后晚辈 ...
-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八封信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想再和你谈一谈,虽然我几乎不能说对你有所帮助以及对你有一些用处的话.你有过很多大的悲哀,这些悲哀都已过去了.你说,这悲哀的过去也使你非常苦恼.但是,请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些大的悲哀并 ...
-
郑国柳: 读女儿的信有感
一直以来 我只把玉雕事业 作为终身理想去追求 岂不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儿璞玉 陪伴 也是对孩子人生精雕细琢的过程 读女儿的信有感 文 / 郑国柳 2020年11月25日晚,女儿郑楠跟 ...
-
河南周口特邀作家“李诗婷”诗词作品《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李诗婷作品 读农村父亲写给儿的信有感 前世孽缘须注定,含辛落泪育儿难. 栋梁虽贵贫庐抚,喜报连连合庆欢. 父母为孩甘舍命,晚年孤寂痛肠肝. 养崽自古要防老,谁料今生苦债还! <淡泊人生> ...
-
贾浅浅|读父亲的信有感
给女儿的一封信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