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彦华再三以书法助赈豫灾
晚清光绪四年(1878),岁次戊寅仲秋,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汇述书画助赈》的润例,沪上好善之书画名家如胡公寿、张子祥、巢子馀、仇竹屏、杨古醖等一同减润捐赈,在罗列的书画家名单中,有一位姓秦名端字彦华的书画家也以书画应赈,同发善心。过了不几日,上海《申报》又刊出一则《松江辅德书画捐赈启》,启云:
豫省奇荒,各处劝捐助赈,已属法无不备,惟灾区太广,待赈孔多,尚须设法,以资接济。兹郡城诸先生各愿以书画减取润资,捐作赈荒之用,倘诸君子闻而称善,读照后开润例,指明某先生书画,送至松江府署西首光明桥衖内辅德堂收钱登号,约五日后来取;如在乡镇,亦可彼此寄送。俟润有成数,邮局随时汇寄上海果育堂转解助赈,庶于评书论画之中,寓救灾恤邻之意,谅诸君子亦乐于从事也。此启。上海交邑庙保婴局 代收汇案。
启中所到松江书画共二十位,秦彦华仍以诸体书法应赈。
秦彦华端的慈善家,笔者已知渠之三次刊登润例,皆为助赈。最后一次是渠之一人单独刊登,仍是在《申报》之上,时间晚清光绪九年(1883)8月1日,曰《润资助赈》:
松江秦彦华现寓龙门书院写字助赈,大小隶行楷书皆可,润例不及备载,求书者请至后开各处无误:北市盆汤街丝业公司······
之后不知了秦彦华的动向,翻了不少辞书,也没有收载渠之生平行迹。又看到秦彦华的名字,是在2009年12月上海青莲阁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轴署名“彦华弟秦端“的行书条屏投拍,笔者有感于渠之再三的助赈豫灾(笔者客居河南),所以不顾价钿把此屏拍了回来。

此屏《行书》130×30cm的尺幅,书写在四边印着花青色梅花的考究宣纸上,书法四行,署款占去一行,是写在竖格子内的,很是工稳认真。所书内容是秦彦华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云:
片帆收海口,朝见狼山青。
数家近山居,辘辘米车声。
苍茫破晨雾,仆夫催此征。
山塔导前路,逶迤随山行。
霜重柳叶凋,风暖麦苗生。
平池女出汲,中田农耦耕。
荦确卧山石,野色分阴晴。
楼台迎晓日,竹木朝烟凝。
遥见鸟高飞,出谷凌青冥。
燕雀忽自失,尺步何竞竞。
诗后署款“营舡港晓发拙作录请可人仁兄大人两政”,“政”通“正”。创作是时间“时丙寅冬仲”,据秦彦华在沪上助赈时是“戊寅”、“癸未”之年,又从此屏书法老到成熟上看,创作此屏时的“丙寅”当为入民国的民国十五年(1926)的农历丙寅年,乃秦彦华晚年力作也。钤印:“秦端私印”(白文)和“彦华”(朱文)两方。
秦彦华此屏行书,颜真卿书法铺的底子,是以厚重浑茂立的势,雄秀特出,在端凝中求变化。用笔粗细变化明显,易方为圆,有力透纸背之功。书法中的笔资轻妙,又有学颜名家刘墉、何绍基的风味,圆劲苍古,元气浑然。章法中,没有去刻意的姿媚取悦众目,而是在随地流走,以天然醇古取胜,不事哗众取宠。秦彦华亦工诗,自然有字外的功夫,所以书法之中又有浓浓的书卷之气,实在是耐人玩味。
秦彦华名端,以字行。江苏松江(今属海市)人。工诗善书,书善行、楷、隶诸体。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博古图》

于建华部分著作

于建华书法

于建华朱砂书法

于建华篆刻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