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藻兰襟】诗词点评台021期

本期上榜名单

诗词作品:踏雪飞歌、秋色怡人、隆光诚、青林闲客、吉祥闲云、牧野闲人、赵连芳、春去春又来、暮夏、君子兰
诗评老师:洁心、金一戈、覃春山(飘)、南郭居士、简斋、欣慰文、清雅月影、止水、一缕月光、巩晓荣


总编办推荐

问秋
踏雪飞歌
晓踏林间杏叶黄,岸边秋水诉离殇。
一帘疏影伏清露,半榻心窗落地凉。
不问蒹葭楼客在,惟愁枝上凤巢荒。
经年疾去天涯路,几许归来话别长。
洁心赏析:
满满的秋意满满的伤愁,如若有说不完的快乐,如若内心无忧无患,谁又愿悲秋呢?诗是心的门,打开这扇门走出的便是心界的写影。
首联如从铺满银杏叶的树林里走来一位踏秋者,脚踏在这落叶上,走在河岸,眼望着河水顺流而下,听着细细的流水声,仿佛是与人道别的诉语。
眼前的秋景皆是萧疏荒凉的,地上的草植沾了滴滴清露,看这样的凄凉之境,“我”的心似乎也跟着落入了秋凉中。
颔联读来心有些疼,这正是作者真实的写照,也是心路的缩写。“不问蒹葭楼客在”大概就是指已逝的爱人吧,无需问荒草,无需问苍天,“我”知道他已经不在了。从这句中读到了作者的内心,在爱人突然离世后她定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曾多少次地问,他真的走了吗?在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后,如今她不再问,她已习惯了“凤巢荒”的日子,但也为之增添了一些愁绪。
尾联顺愁绪而写,虽然“经年疾去天涯路”,但在疾中时,也会想起他,如有他在是一个有力的臂膀,有他的呵护和孩子的孝顺是不一样的。
结句一语双关,一是指踏秋归来,二是指从几次大病中走过来,两种心境合二为一,景与情的结合很是融洽,没有一点刻意的成分。“几许归来话别长”包含了太多的感慨,不是一首诗一句话能够表达的,带给作者无限的思索和遐想。
整首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己,语言表达顺畅舒展,若非真实经历和丰厚的文字功底,若非作者的善感之心与灵气,绝写不出如此的诗,实属佳作!


锦园春室推荐

桂殿秋
秋色怡人
堤外柳,水上鸥。白云远处一江秋。
凝眸雁阵成人字,拾梦京城系小舟。
金一戈赏析:
一二句:“堤外柳,水上鸥”。以景起笔,开门见山,干净利落。虽无题,由过句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是写的秋景,就像是电影的特写镜头。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两个意象切入呢?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在抒写时光易逝的同时,对自由闲适的情感诉求。如果从严格的对仗结构来看,“堤外——水上”不如“水中”。
第三句:“白云远处一江秋”。镜头由近及远,“白云”“秋江”上承一二句,也引出第四句对大雁的描写。时光易逝,已是秋天,而自己漂泊在外,自然而然大雁便成了作者凝目的对象。
第四句:“凝眸雁阵成人字”,由“白云”转到写“雁”,转接自然。大雁总能引起流落他乡,客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虽然没有出奇之语,“凝眸”二字下的非常好。作者此时的心思由此而出,思念亲人、家乡。
第五句:回答了以上的疑惑,关合全词。作者思念的是京城以及京城里的人吧。梦中小船划向京城,去和思念的人见面吧。微觉四五句的对仗欠工稳。
小令虽小,起承转合一样都不少。景语清绝,而情语不艳俗,气格甚佳。建议以景语结,更多余味。总之,这是一首不错的小令,可以看出作者颇具功底。


早梅香阁推荐

雨霖铃·秋意
隆光诚(广西)
罡风猎猎。看城郊外,绚烂黄叶。盈眸漫天霞彩,山如锦画,西阳如血。菊苑争相吐蕊,竞鲜馥贞洁。念五柳、恬澹空观,静野陶然享清惬。
赏花不必因蜂蝶。冷寒秋、更有风光别。鹤孤自可通慧,心旷朗、抱云怀月。利锁名缰,吞噬良知理应摧折。一世里、祯泰康宁,胜过琼瑶阙。
覃春山(飘)点评:
本词符合雨霖铃词牌词林正韵柳永体。该词主题为秋意。上片前四句主要描写秋景,作者用“罡风、黄叶、霞彩、山景、夕阳、菊花”描摹出一幅壮阔的秋景图。第五句,作者笔峰一转,看到菊花,联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清静淡泊,从而感受秋天大自然的景色与惬意。
下片前两句作者用“赏花不必因蜂蝶。冷寒秋、更有风光别。”赞美菊花的美丽,在秋天别有一番风景。第三四五句写作者的感怀和人生感悟,人要有聪慧的头脑,开阔的胸襟和怀云抱月的气度,凡是被名利束缚的人,必将受到打击。人的一生只要吉祥安定,健康安宁,便盛过天堂。
该词语音精炼,借景感怀,引起共鸣。但在写作时,个别领字不太突出,稍作修改会更好!


步蟾宫室推荐

思友
青林闲客
忆昔初分手,于今几度秋。
我犹归故地,君自隐山州。
远道风尘绝,清辉月色柔。
常逢幽梦里,醒后便添愁。
南郭居士赏析:
朋友别离,有些三年五载,十年八年,而有些也许一生就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正如首联,“忆昔初分手,于今几度秋”,相别一晃已是多年。
这些年我回归了故里,而君却不知隐于何方之偏僻山州。遥望远方道路只见漫漫风尘,举头唯有月色清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并充满了诗情画意。由于思念之切,于是常常在梦里相逢,醒来后却只能添加更多的相思和惆怅。这里个人觉得“醒后便添愁”的“便”字也许是“更”字的笔误吧。
这首思友之诗,娓娓中透出情深意浓,细幽处隐含绵绵思念,仿佛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完美栓释,笔法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教人称好。


浪淘沙室推荐

早春
吉祥闲云(山西)
日暖风和物色新,柳芽初吐鸟声频。
湖边又见山桃发,惟忆花前拄杖人。
简斋点评:
吉祥闲云先生的这首《早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美景图。
起句一个“新“字,应是此诗的诗眼。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警策之言便是诗眼。它是诗中凝练而最能传达题旨的字句,也是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志趣的关键。早春,冰河融化,万物更新。诗人在诗中为我们罗列了日、风、桃芽、山桃和春鸟等等具有春之特色的物象,无一不统辖在一个'新'字上:春阳冲破了隆冬的严寒,温暖地沐浴着江河湖海;春风和煦地轻拂着绿树青苗,犹如母亲的手抚摸着孩子的脸庞;岸边岭上那春天的信使杨柳山桃们正偷偷地探出脑袋吐露出绿色的嫩芽,散发着青叶的微香。而窗前檐下的群鸟们已经憋了整整的一个冬季,今天终于可以尽情地欢唱了。描不尽的春之色,绘不完的春之景,全体现在一个'新'字上。从而紧紧地与诗题“早'字相扣,更体现出作者伸出双臂拥抱大地回春,迎接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未来的热情。
只是,诗的末句,似有商隐笔法,较隐晦可有多种理解。建议是否对拄杖人加注说明。


满江红室推荐

白露
牧野闲人(内蒙古)
西风飒瑟夕晖斜,点点翻飞几鹊鸦。
晶露凝霜今夜起,蛩鸣欲断碧窗纱。
欣慰文析评:
这是一首节气诗。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进入白露节气,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阴寒之气上升,天气渐渐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春江水暖鸭先知”,白露蛩鸣欲断魂,如果说在气候节序变换里最敏感的是“鸭知”或是“蛩鸣”,倒不如说是诗人一颗敏感的诗心。这首诗里,诗人感觉到了飒瑟西风,看到了西斜的夕晖,看到了翻飞的鹊鸦,并通过联想,感觉到了从今夜起晶露将会凝聚成霜,蛩虫将会鸣断碧纱窗,从而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仲秋节气变换的一些常识与景象。当然,这种千古不变的现象或许是人人皆知,但在这尽乎白描式的小诗里,我们不仅感受到诗人的诗心,而且领略到了诗人笔下的诗法之高超。这种由上及下,由远到近,由形到声,由广漠到精微的描写,其匠心独运的章法,让我们见识到诗人笔力的雄厚。


撷芳词馆推荐

采桑子·秋游椿树沟
赵连芳
千溪漫石潺潺过,美了三弯。万柿流丹。烟火乘风把梦牵。
掬来云朵裁衣袂,半卧山间。一枕婵娟。细数流年笑向天。
清雅月影赏析:
赵老师这首小词属山水田园风情抒怀诗。开篇景起:“千溪漫石”,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行走于旷野,见无数细细支流交叉汇集,清澈如镜的水流漫过宽阔青石板,柿林果实累累,犹如树上挂满火红的灯笼。更有炊烟袅袅升空若寻梦,置身于这样优美的大自然怀抱中,实乃醉美的享受。
下片作者进而作大胆修辞:“掬来云朵裁衣袂,半卧山间”,全诗之亮点所在,很是出彩。最后以枕着风景的美好,回想流年过往,心情随之赫然开朗,来收笔作结。
读这首诗词,能感觉到赵老师当时之心境,逐清流而奔放于天地间,闲卧山水,不思归而忘我,满满都是惬意与洒脱。小词意境含蓄蕴藉,脉络清晰,浅显易懂,章节连贯。开合有度,遣词达意。可为一首好词。


采明珠室推荐

画堂春·满城风雨又重阳
春去春又回
满城风雨又重阳。那堪长路茫茫。荻花飞絮叹匆忙。心念彷徨。
滚滚两轮尘土,潇潇几簟寒霜。乡情最是搅人肠。一曲离觞。
止水简评:
开头一句,为全词奠定了苍凉的感情基调。“风雨”让人想到了风霜雨雪,人生艰辛。下两句采用层垫法,步步加深,风雨已经够人烦恼了,再加路途茫茫,无止无尽;而满天乱飞的荻絮,粘粘糊糊,更加恼人心乱。结句直抒胸臆。
下片前两句遥承上片,滚滚照应茫茫,尘土照应匆忙,潇潇照应荻花飞絮。寒霜,自然物候与人生感悟兼而有之。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这样凄苦苍凉,到“乡情”句,才解开了谜底,原来搅的人坐卧不安的是牵扯不断的故土情啊!本词,就是作者唱的“一曲离觞”。
总之,这首短词,融情于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荡气回肠,萦绕在心头的思乡之情,深深地打动人心,让读者的心灵与作者一起共鸣共振,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女子诗词阁推荐

添声杨柳枝·重阳有思
暮夏
远眺斜红欲暮天,日衔山。飒飒西风又一番,透襟寒。
世事尝来皆冷暖,杯续满。半生积得几悲欢,与谁言?
一缕月光评析:
本诗写的是悲秋思绪。上阙写景,诗人登高望远,极目处红霞斜飞,一轮落日正好含在两山之间,西风迎面吹来,凉透衣襟,秋越来越深了,让人莫名起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下阙抒情,“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就像一首老歌唱的,“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不知不觉一秋又过去了,生命越走越远,半生的悲欢离合又能同谁诉说?把栏杆拍遍、无人会凭栏意,不如把杯中的酒续满,把那难言的块垒用酒销蚀了吧。中年况味欲说还休,这首诗表达的很到位,非常棒。


荷花媚诗词庭推荐

十样花·山丹花
君子兰(内蒙)
陌上山丹花楚。风拂远香凝露。碧草捻轻红。芦笛诉。雁留语。几番秋思许。
巩晓荣赏析:
我们都会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红歌。这是一首以陕甘民歌作为表现形式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读君子兰老师的这阙巜十样花·山丹花》,不由使我想起这首歌。但表达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这首词写词人看到陌上盛开的山丹花,勾起无端心绪,念想远方的朋友。在浪漫的秋风中,漫山遍野的山丹花,开得红灿灿,在秋风中摇曳起舞,就如美丽的红装少女,楚楚动人,香远撩人,馨香凝露。芳草青青,词人手捻轻红(粉红色)一枝花,听芦笛如诉如泣,望雁南飞,秋声留语,惹得人思绪绵绵,几番几思量,飨我相思意。


总编 踏雪飞歌
副总编 魂落秋砚 洁心 九月菊花
主编 洁心
点评台老师 南郭居士 巩晓荣 清雅月影 止水 欣慰文 一缕月光 简斋 覃春山 金一戈 洁心
友情参评老师 李悦岭 董文海
本期平台制作 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