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士为知己者死”别解
相关推荐
-
博弈与心理·公叔痤的心计
战国时代. 魏武侯九年(西元前387年),魏国的相国是公叔痤.当时公叔痤深得魏武侯的宠信,又娶了魏国公主为妻,越发显得位高权重.但公叔痤的心胸不够宽广,他很忌惮大将吴起.当时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今陕西 ...
-
魏惠王为什么不用商鞅?值得每个人深思
文/子非鱼 公叔痤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有经天纬地之才,一定要重用,不用就杀掉,以免商鞅被他国用了,对魏国造成威胁, 魏惠王当然是呵呵一笑了之,随后秦孝公招贤纳士,商鞅就去了秦国,并在秦国实施 ...
-
战国时最伪善的国相,巧妙赶走两个天才,让魏国错失统一的机会
韩魏赵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在战国之初,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秦国能够一统华夏,他们被魏国打得节节败退,丢了富裕丰饶的河西地区,只能在狭长的地区苦苦支撑,不得不向西征讨戎狄,向南攻打巴蜀. 完成这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金”》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嗜钱如命,人人都拜倒在金钱脚下,人人都以"有钱就有一切"为信条,罔顾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这个社会,就会像鲁褒所抨击的那样,价值观严重扭曲,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鼠”》
唐人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中"官仓鼠"的形象,是"硕鼠"形象的沿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蛇”》
身处权力颠峰的人,是很难做到清心寡欲的.即使是一介布衣,要想不为欲望所左右,没有一定的修养,也不容易做到.尘世间的许多悲剧,往往由贪欲酿成."蛇吞象"的结果,是人被自己的欲望所吞没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钱”》
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坚持操守的官员,宁可丢乌纱.掉脑袋,也不愿同流合污,其铮铮铁骨,令人钦佩.所谓荣辱得失,存乎一念之间而已. 说字 "钱"是古代的一种农具,有点像今天的铁锹.<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牛”》
谎言毕竟是谎言,撒一句谎,需要编造千百句谎来圆,如果圆不了,终究会有被人戳穿的那一天.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说得好:"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马”》
这种毫无原则的违心之举,使"拍马"从日常礼仪演变为趋炎附势的虚伪奉承.说是"拍马",其实是"拍人",为了达到巴结.讨好对方的目的,不惜牺牲自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田”》
无名氏<田字诗>:"一声水来田舍没,田家有泪和水流.只望田为富字底,那想它是累字头.拖下脚来甲字首,伸出头来不自由.田在心上常思苦,田在心中慮不休.纳甸出在躬田汉,租佃实为伴田奴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冬”》
执政者对待民众,应似冬阳之和煦,不应如夏日之暴烈.如果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而又自诩为"人民公仆",那可真是天大的讽刺. 说字 "冬"是"终" ...
-
徐强《说文解字》之《说“猴”》
大树枝繁叶茂.巍峨挺拔的时候,猴子把它当作靠山:一旦大树枯萎凋零.轰然倒塌,猴子便失去了庇护所,只能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四散逃命.世界上任何靠山都不是永远可靠的,都有随时崩塌的危险,一个人只有自己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