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虚(宋 司马光)
相关推荐
-
孝至卷 第十三
<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孝至卷 [注]始于学行,而终于孝至,始终之义,人伦之事,毕矣.[疏]困学纪闻云:"论语终于尧曰篇,孟子终于尧.舜.汤.文.孔子,而荀子亦终尧问,其意一也. ...
-
雨生百谷荣万物 繁花盼得故人来
今日谷雨:布谷声声 春气融融 旅人汲汲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又是一年山明水秀春色新,不由得忆起往昔与故人在山色中徜徉的点点滴滴,旅行也许本就如此吧,一半回忆,一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二十五篇:大宋山河之山雨欲来 (三)君子和而不同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二十五篇: 大宋山河 第五章 山雨欲来 三 君子和而不同 中书发来上谕,批答登州知府许遵的"奏谳",要司马光与王安石一同议奏.王安石被神宗留在迩英殿迟迟不返, ...
-
司马光:瑾以《通鉴》载道,终成万世丰碑!
北宋距今相去甚远,许多人对司马光这个名字也已模糊.就算听过的一些人,恐怕也多局限于他"砸缸救友"的故事. 此事发生于天圣三年,即公元1025年,彼时司马光之父司马池任河南府司录参军 ...
-
郝乙书写司马光《夏日西斋书事》
郝乙书写司马光《夏日西斋书事》
-
潜虚 -宋-司马光
潜虚﹝宋﹞司马光撰 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也命者时之遇也 气图● 体图● 一等象王二等象公三 ...
-
潜虚发微论 -宋-张敦实
潜虚总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而名之是为道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衍而伸之是为数两仪之所以奠位万类之所以成形天下国家之所以致治悉不外乎道与数圣人笔而载之是为易子云作太玄所以明易也温公作潜虚所以明元也易之作出于不 ...
-
潜虚发微论(宋 张敦实)
潜虚发微论 ﹝宋﹞张敦实撰 潜虚总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而名之是为道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衍而伸之是为数两仪之所以奠位万类之所以成形天下国家之所以致治悉不外乎道与数圣人笔而载之是为易子云作太玄所以明易也温公 ...
-
初夏最美的10首诗:热烈活着,诗意生活!(宋·司马光、陆游、秦观、杨万里、唐·韦应物、宋·方回、王安石)
春天还未看够,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夏天.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代]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春天 ...
-
诗词曲:落花已成尘,雨过夏令新。诗词里的初夏,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明·杨基、苏轼、宋·司马光、宋·杨万里)
槐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春天的落花早已随着风雨飘零,化成尘土,换一种方式守护花树.每到清晨,布谷声声入耳,清脆好听.村前村后,满眼一片郁郁葱葱. 初夏,是乡村最美的时光.庭前篱外,一棵 ...
-
农历四月,邂逅最美的四月诗词(宋·翁卷、韦庄、元·张养浩、宋·洪炎、元·白珽、白居易、宋·司马光、唐·李颀、杜甫、欧阳修、宋·张孝祥)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人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 ...
-
《潜虚述义-万物皆祖于虚》,清代苏天木撰,180页
《潜虚述义-万物皆祖于虚》,清代苏天木撰,180页
-
一词丨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宋]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译 文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敷上了淡淡 ...
-
宋 司马光《客中初夏》赏析
一君木子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评析 <客中初夏>是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