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解条文|147条“微结”是什么?
相关推荐
-
经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肚脐后动悸)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原文]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掰)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 ...
-
四逆散与柴桂姜运用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26天. 四逆散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多,如何辨别运用呢? 可以从六经归属,脉来辨别. 四逆散:为少阳病, ...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我见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 ...
-
柯明辉运用柴桂姜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前列腺炎医案
刘某,男,51岁.初诊日期2019年3月1日. 主诉:会阴胀痛不适2年余. 现病史: 2年前开始出现会阴胀痛不适,伴睾丸隐痛.腰酸痛,射精后加重.下肢酸软,乏力,畏寒, 四逆.出汗多.身上发粘.口苦明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结构的圆机活法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 单志华 方药组成及煎服法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 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 ...
-
十一、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腹)〔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原文147
十一.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腹)[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原文147 [郑论] 按少阳证,法当和解,汗.下皆在所禁之 ...
-
“阳微结”证的病机与临床应用
阳微结"证,出自<伤寒论>第148条,其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从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该证以 ...
-
一起去打卡!上海市文旅局局长为这三条微游线路代言
图说:上海"建筑可阅读"进入数字转型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建筑可阅读"成为市民游客的休闲好去处,2019年,累计接待了1830万人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六年级数学 能力提升题33 解比例应用题 名师微课
六年级数学 能力提升题33 解比例应用题 名师微课
-
中医临证配伍经验150条
汗证 自汗:黄芪.白术.五味子 盗汗:山萸肉.浮小麦.乌梅 浮肿 阳水:麻黄.苏叶 阴水:附子.肉桂.干姜 腰以上肿:荆芥.桂枝 腰以下肿:茯苓.泽泻.防己 头痛 偏寒:吴茱萸.川芎 偏热:菊花.桑叶 ...
-
【《湿热条辨》条文46条及注解】精
<湿热条辨>条文46条 <湿热条辨>一卷,薛雪撰温病著作,撰年不详.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江苏苏州吴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干姜附子汤证 少阴太阴合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子宫肌瘤、甲状腺瘤、乳腺结节,一条藤结出的歪瓜,肝经一通全通!
说到今天这个话题,实在忍不住长叹一口气.现在患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的女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经常遇到不少患者,一口气发过来几张报告单,一看,结节,肌瘤的全占了.急着要求我们给配穴,给方案, 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