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怎么调理?医生坦言:睡前养成3个习惯,胰岛或慢慢变强

“血糖偏高是不是就说明是糖尿病了?我该怎么办啊?”

相信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拿到高血糖的检查报告时,会担心自己是不是离糖尿病不远了。其实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血糖偏高并不等于糖尿病,只是处于临界糖尿病的边缘,此时抓紧预防还来得及。如果血糖持续升高,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有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血糖升高后,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避免演变成糖尿病。另外,对于糖尿病到来前期的表现一定要明晰,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糖尿病早期一般有哪些表现?

1.视力下降

如果体内的血糖持续增高,很有可能导致葡萄糖及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造成视力下降,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病变,看东西模糊不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出现。所以,但眼睛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泡沫尿

如果高血糖的朋友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尿液中很多泡沫,并且这些泡沫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蛋白尿,是身体器官损害的信号,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

3、多饮

多饮是糖尿病非常典型的表现,因为如果体内血糖持续升高,就会加重血管内部的压力,刺激体内相应的感受器,使大脑产生饥渴的感觉,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多饮的情况。

真实案例:

今年45岁的白先生,是一位糖尿病前期的担心者,因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查出糖尿病,因此白先生平时非常关注自己的血糖。这两年,白先生积极控制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血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浮动。过年的时候白先生参加聚餐,连吃了好几顿大鱼大肉,一次突然觉得头晕乏力不舒服,一查餐后2小时血糖,竟然有16,吓得白先生急忙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只是血糖偏高,医生叮嘱,要好好控制饮食,否则很有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

回到家后的白先生越想越担心,便开始严格控制自己每日的进餐,并让家人进行监督。现在血糖控制的很稳定,餐后血糖波动也不大。为此白先生也总结了不少自己控糖的方法,希望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医生坦言:睡前养成3个习惯,血糖或慢慢降

1.睡前适当运动

如果想要维持血糖稳定,晚上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帮助消耗体内的热量,有助于体内的糖类物质转变成热量提供,也有益于血糖的稳定。坚持运动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程度,有利于血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晚上运动尽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跳广场舞、快走等运动方式。

2.睡前多清淡饮食

晚餐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选择一些饱腹感强,不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可以帮助把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帮助增强胰岛效应。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身体内环境,避免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出现。

3.睡前少情绪波动

夜间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干扰血糖水平,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要保持心态的稳定,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选择睡前泡泡脚、听听轻音乐,放松心情,自然可以让血糖稳定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