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镜式经(一)

太乙金镜式经
唐 王希明撰
【提 要】
十卷.唐王希明撰.王希明,唐开元时人,以方技为内供牵,侍沼翰林.《大乙金镜式
经》为希明奉救而撰,载于《新唐书'艺文志'》,而书中推大乙积年有至宋景佑元年,说
明己为后人附益.
此书居术数七家中的大乙家,为纬书的 遗脉.书仿易历而作,以大极生二目.二目生四
辅.又有计神,与大乙合为八将.其中以岁,月,日,时为纲,以八将为纬,推掩追,围击,
关格之类,占内外灾福;又推四神所临分野,占水旱,兵荒,ont FACE='宋体'>疾疫;又推三基,五福,大小
游,二限,大运,占古今治乱.因语涉虚诞,证多错谬,而为刘散,黄宗义等排斥.
此书仅存《四库全书》中,今据此本点校而成.
《太乙金镜式经序》
太乙,天帝之神也.下司九宫,中建皇极.

(0)

相关推荐

  • 汉·五铢背汉镜式规矩纹阔缘鎏金小平铸母

    汉·五铢背汉镜式规矩纹阔缘鎏金小平铸母.汉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铸币.直径26毫米. 汉·五铢背汉镜式规矩纹阔缘鎏金小平铸母.汉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铸币.直径26毫米.

  • 《太乙金镜式经》,唐代王希明撰,264页

    《太乙金镜式经》,唐代王希明撰,264页

  • 程少轩 | 太乙式神名“太炅”考

    太乙式神名"太炅"考 文/程少轩 南京大学文学院程少轩教授 摘 要:唐代式占文献<太乙金镜式经>所见太乙式十六神中的巽位神"太炅"来源甚早.&quo ...

  • 太乙金镜式经提要    -唐-王希明

    臣等谨案:<太乙金镜式经>十卷,唐,王希明撰.希明,不详其里贯,开元时,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是书乃其奉敕所编.见于新唐书艺文志.故书中多自称臣.而其间,推太乙积年,有至宋景元年者,则 ...

  • 大乙占

    曾为古代 三式之首 后世一直遇冷 乃至湮没无闻 我国古代 易学术数 门类众多 而且还分 三六九等 假若要依 高低排序 高端术数 首推三式 三式: 太乙 遁甲 六壬 一般而言按照 中国古代哲学 天人合一 ...

  • 太乙金镜式经卷十   -唐-王希明

    推天子巡狩 古法曰:欲知天子巡狩之事,当视太乙与天目在四维之岁,则为天子巡狩.若不出,则遣使者按行风俗.欲知出何方者,以主目两临起处决之.假令天目在阴德,出东方行.在和德,出南方行.在大炅,出西方行. ...

  • 太乙金镜式经卷九   -唐-王希明

    推敌国动静法 经曰:欲知敌国动静者,当用日时决之.若客计得诸五,八门杜塞,则敌不来.若门具.将发,不掩迫.关格,主客俱会太乙前,此则两间皆吉,敌来降,不为寇.若占北方事,天目数转而南行者,为来:转而北 ...

  • 太乙金镜式经序    -唐-王希明

    太乙,天帝之神也.下司九宫,中建皇极.钦若则彝伦攸叙,怠弃三正,错乱五常.黄帝以惠迪吉而为五帝之圣,大禹戒从逆凶而衍九畴之文.炎汉高祖受命,张良秘金刀之录:吴主争权,刘悙演炎旌之祥.神用于不言之载,容 ...

  • 太乙金镜式经卷一   -唐-王希明

    <推上元积年> 自上元以来,岁代绵远,纪法差殊.虽设繁词,备而靡用.今从上元甲子到唐开元十二年甲子岁,通前计四万八百一算.臣按宋琨置元,似童儿戏.推求人纪之年,下求不得日辰,上求不得冬至. ...

  • 太乙金镜式经卷二   -唐-王希明

    推太乙所在法 <传>曰:太乙者,天帝之神也.主使十六神,知风雨.水早.兵革.饥谨.疾疫.灾害之国也.常考之,顺行八官,不游中五,三年徒一宫.第一年治天,齐日月.星辰,使七曜无差其度,以明天 ...

  • 太乙金镜式经卷三   -唐-王希明

    推掩法 <经>曰:始击将临太乙宫,谓之掩.岁计遇之,王纲失序,臣张君弱,宜修德以禳之.盖掩袭劫杀之义.若掩太乙在阳绝之地,君凶:阴绝之地,臣诛.掩主大将,主人算和,吉:不和,凶.参击之胜. ...

  • 太乙金镜式经卷四   -唐-王希明

    推三门具不具 古法曰:三门者,谓开.休.生三门也.若太乙天目在开.生二门下,为两门不具,若在休门下,为三门不具.岁计州郡遇三吉门下,为大吉:景门小吉:若在死.惊.伤.杜下者.大凶也.至演纪上元甲子所求 ...

  • 太乙金镜式经卷五   -唐-王希明

    推积年法 自上元甲寅之岁至大唐开元十二年甲于岁积,很二十八万五千一十一算.臣今恐速要自汉安帝元初甲寅为近至开元十二年甲子岁,积得六百十一算. 推君基太乙法 <经>曰:君基所临之地,至宜服其 ...

  • 太乙金镜式经卷六   -唐-王希明

    推太乙七术序 太乙术者,昔玄女传授于黄帝,黄帝获之,败蚩尤于琢鹿,则前术也.其后范蠡习之,佐越王勾践而平吴国,终成霸业,治平.嬴秦失道,炎汉将兴,张良用辅沛公,西入关中:子婴衔壁,东会该下,项羽摧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