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功效与作用
相关推荐
- 
                             
                            耳鼻喉医话|它是人参的叶子,能清肺补气,生胃津,止消渴,祛暑气,降虚火"夏至"到了,表示一年中最炎热的夏天来临,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今天李教授给大家介绍一味能清肺补中.生胃津.止消渴.祛暑气,降虚火的中药---人参叶. 人参叶为人参上生长出来的叶子, ... 
- 
                             
                            北沙参、南沙参,二者功效有什么不同?秋风起,燥邪作,秋天燥邪较盛,最易伤人阴津,使人出现咽干口渴.眼睛干涩.咽喉干痛.皮肤干痒等不适,而对于阴虚体质的人群来讲,更易如此.这里介绍一下滋阴生津的中药沙参. 沙参分为两种,南沙参和北沙参,二 ... 
- 
                             
                            桑葚干的功效与作用桑葚干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桑椹干属于中草药中的补虚药,出自<新修本草>.桑葚干可用于阴亏血虚.眩晕耳鸣.阴虚消渴.津亏口燥.肠燥便秘等病症. 桑葚干善于滋补阴血,可用于阴亏血虚所 ...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麦冬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麦冬的参照,请 ...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正确吃法麦冬,也叫麦门冬,是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独特,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麦冬入药历史非常悠久,药用价值比较高,具有许多功效,许多人会将麦冬应用到平时的饮食当中来,很多朋友喜欢将麦冬泡水喝. ...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副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麦冬的副作用 
- 
                             
                            黄芪麦冬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病症.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 ...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又名麦门冬.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麦门冬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功效主治 ... 
- 
                             
                            麦冬和菊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带你了解几种好处麦冬和菊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麦冬菊花茶的好处麦冬菊花茶 发布时间:2017-08-31 18:00:35 麦冬是草本植物对人体无副作用,麦冬菊花泡茶能够起到改善身体干燥的作用,可以改善肠燥便秘,麦冬和 ... 
- 
                             
                            麦冬的简介、功效与作用及用法用量2015-05-09 15:27 中华康网原创 麦冬,多年生草本,高12-40cm,须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形成肉质小块根那么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麦冬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 ... 
- 
                             
                            麦冬茯苓汤功效和作用,《辨证录》卷九麦冬茯苓汤 概述 所属分类: 治燥剂 功效主治: 肺气干燥,小便不出,中满作胀,口中甚渴. 组成: 麦冬3两,茯苓5钱. 方剂出处: <辨证录>卷九. 药材配方: 茯苓,麦冬, 方剂用法: ... 
- 
                             
                            半夏与麦冬配伍的作用与功效浏览:8次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发布时间:2019-03-16 11:16:29 养生之家导读:二药配伍,一燥一润,相使为用.使之润而不燥,养阴生津而不滋腻,燥湿化痰而不生津,降逆和胃而不伤津,相互制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