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解之剂
相关推荐
-
用药如用兵论-跟师余绍源教授毕业论文节选之二
接昨天内容,继续: 2.天地孰得? 用兵打仗,非常注重天时.地利:其实治病之理亦同,三因治宜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曰:"黄帝问曰:医之医病也, ...
-
中医常来治久泄的方子,针对寒热错杂、肝脾不和,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常来治久泄的方子,针对寒热错杂、肝脾不和,也有很好的效果
-
22和解剂总论
和解剂在临床上用得最多,有些同学他喜欢想喜欢伤寒的话就知道一个和解剂里面的一个方就可以成为一个流派.就像现在我们讲半夏证.柴湖证.半夏汤证.柴胡汤证,类方全部都属于和解方,所以和解剂现在真的是用的非常 ...
-
乌梅汤治愈口干一例分享
患者,女,手脚黄重,身上淡黄,眼睛不黄,晨起口苦,口渴多饮,唇干,痰粘稠,咽喉不适,上月咽喉息肉手术,眼干,怕冷,夜尿二次,尿黄,大便成型,时溏.(见治疗前图片)乌梅30.花椒10.细辛6.黄连6.黄 ...
-
肝之寒热错杂证的三种证型
肝之寒热错杂证的三种证型
-
1.小柴胡汤__五、和解之剂
1.小柴胡汤__五、和解之剂
-
2.四逆散__五、和解之剂
2.四逆散(张仲景) 阳症热厥. (<伤寒论>) [歌诀] 四逆散里用柴一胡一 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厥逆 敛阴泄热平剂扶 [组成]炙甘草 柴一胡一 芍药 帜实各十分(各6克) [用法 ...
-
3.黄连汤__五、和解之剂
3.黄连汤(张仲景) 升降阴阳. (<伤寒论>) [歌诀] 黄连汤内用干姜 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 寒热平调呕痛忘 [组成]黄连 炙甘草 桂枝各三两(各3克) 人参二两(3克) 半 ...
-
4.黄芩汤__五、和解之剂
4.黄芩汤(张仲景).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伤寒论>) [歌诀] 黄芩汤用甘芍并二阳合利枣加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散逆止痛能和营 ...
-
5.逍遥散__五、和解之剂
5.逍遥散 散郁调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散郁除蒸功劳奇 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 当归 芍药 白术 柴一胡一 各一两(各9克)炙甘草半两 ...
-
6.藿香正气散__五、和解之剂
6.藿香正气散(丸) 辟一切不正之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万>) [歌诀] 薷香正气大腹苏 甘陈苓术朴洱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 感伤风瘴并能驱 [词解]岚瘴:岚瘴(lná zh&agr ...
-
7.六和汤__五、和解之剂
7.六和汤 调和六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六和藿朴杏砂呈 半夏木瓜赤茯苓 术参扁豆同甘草 姜枣煎之六气平 或益香薷或苏叶 伤寒伤暑用须明 [组成]缩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
-
8.清脾饮__五、和解之剂
8.清脾饮(严用和) 阳疟. (<济生方>) [歌诀] 清脾饮用青朴柴 苓夏甘芩白术偕 更加草果姜煎服 热多阳疟此方佳 [组成]青皮 厚朴 柴一胡一 黄芩 半夏 茯苓 白术草果 甘草各等分 ...
-
9.痛泻要方__五、和解之剂
9.痛泻要方(刘草窗)痛泻. (<景岳全书>)引 [歌诀] 痛泻要方陈皮芍 防风白术煎丸酌 补泻并用理肝脾 若作食伤医更错 [组成]白术三两(9克) 白芍二两(6克) 陈皮一两半(4.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