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患者出院后60天之内非常关键
相关推荐
-
[首藏作品](5311)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风险更高
逾300万病例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风险更高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项涵盖逾300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可能性几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
周末入院患者死亡率高!为什么?
英国牛津大学的A Sarah Walker等人研究发现,周末或节假日入院的患者死亡风险增高,患者方面的因素或可解释该额外死亡. 研究人员对2006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英国四家牛津大学国 ...
-
美媒:新冠肺炎为何比一般肺炎“更伤人”
2021年01月22日 18:49参考消息作者: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月11日发表一篇报道,题为<为什么新冠肺炎会比一般肺炎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破坏 ...
-
新冠病毒吞噬肿瘤?个案报道不可信,肺癌病人更要注意防护新冠
新冠病毒吞噬肿瘤?个案报道不可信,肺癌病人更要注意防护新冠
-
瑞德西韦临床结果即将公布,多家企业已仿制!
截至25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29745例,武汉以外地区重症占比2月7日以来保持稳定.通过采取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前方临床救治与后方多学科支持.医疗与护理.医疗与管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有效避免了轻 ...
-
研究发现: 新冠重症者往往睪固酮濃度过低
华盛顿研究团队发现,新冠肺炎重症者往往睪固酮浓度已降至极低的 为了解睪固酮.雌二醇与似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1)等激素的浓度,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关联性,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 ...
-
瑞典针对新冠肺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微博:@这里是瑞典 Followlocalsweden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肺癌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风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患 ...
-
不只是疫苗,新冠重症特效药也出现突破希望
继辉瑞.Moderna之后,牛津疫苗隔夜也传来好消息.与此同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似乎也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一项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重症监护国家审计和研究中心.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早期结果 ...
-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为什么会复阳,原因找到了,并不是疾病复发
大家都知道,很多新冠肺炎的患者,出院后,复查病毒核酸,又阳性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许被新加坡的医生找到了. 出院标准太松了! "我们的出院标准太宽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 ...
-
研究称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复后的几个月内 大脑认知功能会下降
据外媒BGR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复后的几个月内,大脑认知功能会下降.一些常见的认知问题包括记忆力下降.脑雾.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等.研究人员表示,认知能力下降相当于大脑衰老10年. 打 ...
-
研究表明:六成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仍有长期症状
科技日报巴黎5月11日电 (记者李宏策)根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和巴黎大学的一项研究,有很高比例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有持续症状,多达60%患者半年后仍至少受到一种长期症状困扰,最常 ...
-
六成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仍有长期症状
六成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仍有长期症状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巴黎5月11日电 (记者李宏策)根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和巴黎大学的一项研究,有很高比例的新冠肺 ...
-
法国研究显示:六成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仍有长期症状
根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和巴黎大学的一项研究,有很高比例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有持续症状,多达60%患者半年后仍至少受到一种长期症状困扰,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强烈的疲劳感.呼吸困难以及 ...
-
发病率继续下降,周三单日接种110万人,科隆首现印度双重突变病例,新冠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引发政治斗争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周四报告了24736例新感染和264例新死亡.上周四的疫情记录为29518例新感染和259例死亡. 全德7天10万人发病率再次降到154.9.前一天为160.6:一周前为1 ...
-
日本科学家试验肛门呼吸法,鼠猪已通过,或可拯救新冠重症患者
本文昨天被抄袭,今天声明原创重发一下,看过的朋友请略过,谢谢. 谁都知道,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呼吸需要通过鼻子.气管,将氧气泵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成为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
韩国新冠重症患者连日来激增8倍!这个中秋节真的可以把社会距离降为第2阶段么?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导语:据<NES1>报道:距离首都圈社会距离第2.5阶段结束还有四天,韩国政府预计将在周末公布"是否延长社会距离第2.5阶段的实行". 值得注 ...
-
日本科学家:肛门呼吸法或可拯救新冠重症患者,动物试验已成功
我们知道,哺乳动物通过鼻子呼吸,将氧气"灌"进肺里,再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如果丧失呼吸能力,身体可能就要住进医院了,例如新冠肺炎患者.慢阻肺患者等等,严重可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