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中国的乡村印象
赞 (0)
相关推荐
-
乡村
在过去一段时期,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将一些重化工厂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建在了乡村里面,结果清澈的小溪变成了臭水沟,之前常见的蓝天变得灰蒙蒙的,连清新的空气也被污染了,给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中国的圣人容得下异质声音
中国的圣人不是很多,孔子是最典型的一个.孔子崇拜的周公旦也是有据可查的.我们的先人并没有迷信圣人.而是从各个层面去质疑,质疑的结果发现圣人都有不贰过的特征.有勇于改正错误的勇气. 中国的圣人基本都是是 ...
-
晓锦源:中国的粮食奇迹如何延续
文/晓锦源 1.惊人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平均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为 ...
-
晓锦源:小珠山的印象与思考
晓锦源:小珠山的印象与思考
-
晓锦源农场参观印象
上个月,单位要求田野考察.我就去了山东的一个个人农场.这里有许多农场,都是非常典型的农场. 我去的农场名字叫晓锦源,实际情况是家 里只有两人,他和夫人.儿子在外面读了大学后,在上海工作. 他的农场在一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