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例:甘温除热之中医智慧】就着前面中医...
相关推荐
-
中医说苦寒燥湿,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师解读,让你不再一知半解
苦味的中药具有能泄.能燥.能坚的特性. 具体来说,能泄是指清泄火热.通泄大便,能燥是指燥湿,能坚是指坚阴,也称泻火存阴.苦味药,根据药性可分为苦温.苦寒两种.能泄.能坚主要是指苦寒药物的功效,而能燥是 ...
-
郭维琴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心力衰竭(HF,简称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是在原有心血管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是各种心血 ...
-
【医案里的中医智慧】心跳过慢心阳虚 活用经方巧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医无双AT北中医 ,作者国医无双AT北中医 导读 了解中医的朋友,想必都听说过"经方".其中,最常被大家提起的就是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 ...
-
谈个中医“甘温除热法”之智慧之法
[附例:甘温除热之中医智慧]就着前面中医治疗高热不退案例,我们再来谈个中医"甘温除热法"之智慧之法. 在谈"甘温除热法"之前,我们针对大众还是要简单脑补一下:临 ...
-
百岁老人发热不退,中医“甘温除热”,调治发热
原创刘根尚治慢病2021-03-14 20:34:00 有些人有这样的困扰,低热.烦热老是不好,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就只能吃点退热药,但长期低热.烦热等现象没有改善.中医调理,清热降火的药吃 ...
-
『名医经验』万友生甘温除热治脓毒症经验
万友生认为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脓毒症的辨证应立足脾胃气虚,阴火内生.对于"阴火"的界定,他认为"火分阴阳,是以阳火病性属热而治法宜清忌温,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忌清. 扩展 ...
-
马老师甘温除热法治疗午后低热验案 -- 马氏妇科
初诊:2013年8月23日.冯某某,32岁.因"午后低热10天"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经期8月13日至8月22日,伴痛经,自经行起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7.5℃,伴恶心.出汗 ...
-
《脾胃论》中的一方,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出自<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李东垣认为,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变生诸病.脾主 ...
-
甘温除热法
作者:蒋洪耀 单位:蒋洪耀(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 277500) 关键词:甘温除热法:高热:大热:扶正祛邪 时珍国医国药000358 提要 对40例甘温除热法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甘温除热法的特 ...
-
甘温除热趣案
[出处] [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原文] 嘉定孝廉①陆佑公长子,童年发热,遍尝凉药,热势更炽,昼夜不减,复认阳明热证,投大剂白虎,禁绝谷食,致肌肉消瘦,渐致危困.迎予往治.见面色枯 ...
-
“甘温除热”之三方类比应用
当归补血汤 [组成]当归 黄芪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补中益气汤 ...
-
甘温除热,能治疗身体亏虚、元气不足所导致的烦热症状
一般出现烦热症状,中医是采用清热的方法,但是有时候出现的一些烦热的症状,却是因为身体亏虚.元气不足所导致的,这时候要采用甘温除热的方法去治疗. 李东垣所讲的"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