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淮安人】2016,骑行在川藏线(十):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7月21日,瓦泽乡——相克宗,全程90公里

其中瓦泽乡到高尔寺隧道24公里全上坡,海拔由3530米上升至3934米,通过高尔寺隧道6公里后接43公里全程下坡到达雅江,海拔由3934米降至2530米,雅江至相克宗全程上坡17公里,海拔上升至3543米


胃胀加上床垫太软,一夜没睡好。

闹钟6:40叫醒我,不管不顾地起床,不能总让人等我。行李昨晚睡前收拾好了。早饭没敢吃多,半个馒头一个鸡蛋一碗稀饭,饭后吃了颗香凝准备的吗丁啉。

除了胃胀和流鼻涕,其他感觉尚好,应该没有问题,出发。

今天没有合影,我没提,老刘也没吆喝,大家鱼贯出发。

不知道是胃的问题,还是没有睡好,腿上似乎没有劲,调整了三公里,才觉呼吸好了很多,但是鼻涕一直在捣乱。

一路骑,一路看,都没有审美疲劳。

休息拍照两不耽误,在写有”中国景观大道“的石墙前合影,延伸下去是刻在墙上的大概是中国名山什么的,都没有仔细看看,就快速骑过。

其实318就是一条景观大道。

318在山与山之间蜿蜒曲折起伏下去,不知道是两旁连绵起伏的青山成就了这条路,还是这条路让这些山有了灵动,总之,它们一起在每一个骑行者的心里绵延下去。

今天骑的是后修筑的路,它直通向高尔寺隧道。高尔寺山是318国道上的景点之一,海拔4659米,垭口海拔4412米。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上山的路不是很好走。

如果说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的话,那么高尔寺山则是康巴第二关,而且它是纵览大雪山——雅拉神山、折多山和贡嘎神山的最佳位置之一。

从隧道通过少了爬坡之苦,可是那么多美景也必须舍弃。

我遗憾又庆幸地纠结着,想想珠峰都见过了,心里平衡了许多。

6公里的平坦隧道,清凉也没阻止我想睡觉,只能靠反复扩张眼睑来克服睡意。出了隧道,再也忍不住靠在山坡碎石上想睡会儿,老李很贴心地拿出地垫铺好。

一头倒下就睡了,同我一起倒下的还有小谭。

一路上老李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过隧道前开手电筒,发现他给我的手电筒固定处裹了层绿色胶皮,为了手电更牢地固定住。

睡醒了他问我头盔里的胶皮手套有没有收起来,原来他以为我只有骑行手套,怕我冷,又买不到其他手套,就给我买了个胶皮手套,可惜我戴头盔的时候放一边后就再也没想起来。

真的只能睡一会儿,山风不允许你,路程不允许,巧克力成了最方便的提神剂,抖擞一下顺坡而下,在崇山峻岭之间,骑行者们展翅飞翔,宛如一个个精灵。

这个东北姑娘在折多塘跟我住一屋,今天我们又在路上遇见,互相兴奋地问好。

318并不只是在折多山上折多,事实上它环绕每一座山都是以这样的多转多折呈现。

我和老刘都忍不住会停下来拍照片,小谭和老李总是很有耐心地等我们。

这样在43公里的下坡路上反而耽搁了较长的时间,下午近三点才到雅江,吃完饭睡了一会儿,近四点才重新出发准备去征服接下来的17公里的上坡。

午饭只半碗又让胃胀了起来,我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完成这17公里,心里有点想住下了,明天再到达相克宗,然后后天再到理塘,可这样就得跟他们分开了。犹豫着骑过了雅江大桥,这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路边躲雨的时候我决定搭车。

小谭坚持不等雨停先走了,留下老刘老李陪着我等车,车来了后我带着他们的驮包一起搭车到达相克宗订好的客栈。





路上遇到的一家三口。这几天这一家三口成了318上的一道风景线,几乎所有的骑友都知道他们。

因为下雨,妈妈和7岁的孩子选择了搭车,这是我第四次遇见他们。

其他人都先于我们到了,照样是小刘帮我把行李拎上楼,晚饭我没有跟他们一起,一是胃还胀着,二是我要等他们三个一起。

客栈是标准的藏家客栈,条件自然不能同汉人开的客栈比,但藏族特有的文化让条件显得不那么重要。

二楼大厅的一角炉火旺旺地燃烧着,一群人围坐长桌喝着酥油茶,聊天声、柴火的噼啪声、藏家女主翻炒菜的声音,显得祥和安宁,漂着的心一下泊了下来。

等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天居然没完全黑下来。和他们一起到达的是一位52岁的老骑友,这是他第二次骑行川藏线,第一次是2013年。

那一次他像个初生的牛犊,跟着一帮年轻人用18天骑完川藏线。我问他为何要骑第二次,他说骑过一次后,川藏线就长在他心里了,他爱这条路,将他领到他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这次他一边骑一边去追寻回味当年骑过的地方,那些消逝了的艰难险阻都让他既遗憾又欣慰。

听了别人的故事,回到自己的房间,同屋的湖南小姑娘已经躺下,闲谈中得知她刚刚学会骑自行车就辞了职来骑川藏线,我又被惊到了,得知她是体能教练我才觉宽心。

后来她又说了一件让我战栗的事,就是昨天她骑折多山的时候,在她前面的一老骑友突然倒下,口吐白沫,她差点被他绊倒,后来传来的消息是老骑友不治身亡。

318,川藏线,一定有千万种魅力,纵然有千万种危险,总是吸引着千万个人来走这条路,理由也有千万个。

我不后悔今天选择搭车,就像老刘在累的时候说的,真的不能瞧不起搭车的人,不能瞧不起空车骑行的人,不能瞧不起推车的人,来走这条路本身就需要勇气。

希望我明天的状态能好点!





川藏线上的淮工人

淮工人会引以为豪吧?


THE END


前情回顾

1、2016,骑行在川藏线(九):美了,醉了,哭了

2、2016,骑行在川藏线(八):折多山,折真TM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