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时,这位将军有一个特殊贡献,功劳不在粟裕之下
相关推荐
-
他是淮海战役后勤保障关键人物,功劳不输粟裕,女儿曾是副总理
他是淮海战役后勤保障关键人物,功劳不输粟裕,女儿曾是副总理
-
决战时刻!用兵谨慎的邓小平,生平罕见地发出“拼老命”的号召
众所周知,邓小平是我军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数十年戎马生涯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缜密.用兵谨慎. 然而在淮海战役中,这位历来以谨慎著称的总前委书记,却生平罕见地对数十万将士发出了"拼老 ...
-
陈老总的军事能力如何?上将叶飞:和陈老总比,我们差了一大截
原创小闵学历史2021-05-31 09:55:32 在1955年评定授衔之时,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假设粟裕的资历更高一些,或者也挺将军尚在,那么陈老总当时还真不一定能评的上元帅.&qu ...
-
将军亭
腊月里的一天,诗人徐芳晒出了她拍的将军亭夕照景象. 她的站位应该是相山庙前的广场高地,能拍到落日和将军亭重合的瞬间只能靠偶遇. 一见便被其镜像抓住,画面凝聚出的诗句,在光色里磅礴壮丽. 将军亭位于相山 ...
-
粟裕稍有疏忽,淮海战役就可能失败!他用7天7夜保证了胜利
淮海战役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一场大战,也是粟裕大将战争生涯中的一次辉煌战绩,但是人人都知道这场战役的伟大,却很少知道粟裕大将为了打赢这场仗,付出了多少心血. 淮海战役在这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走 ...
-
1948年淮海战役时,他的功劳堪比粟裕,有个女儿成副总理成就非凡
1948年淮海战役时,他的功劳堪比粟裕,有个女儿成副总理成就非凡
-
粟裕到底有没有让帅?开国元帅名单里刚开始有他吗,真相如何?
旧巷里 1周前 新中国成立之后,战神粟裕被评为大将,不过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一些人都认为粟裕应该值得元帅的头衔,甚至有一些人都认为他可以代替陈毅成为元帅,毕竟当时的陈老总是国务院副总理,主要负责新中国的外 ...
-
孟良崮战前,许世友摔粟裕电话,胜利后,陈老总敲打许世友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其中有很多重大的战役,孟良崮战役就是其中一个.孟良崮战役的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的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进行的进攻战略,这次战役的胜利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 ...
-
有人说杨勇在朝鲜大兴土木,总理亲自去查看,陈老总说胡闹
1958年,周总理去朝鲜访问,同行的有外交部长陈老总,还有总参谋长粟裕大将.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商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军的问题.当时的志愿军政委王平上将到机场迎接周总理一行. 而志愿军的司令员杨勇上 ...
-
淮海战役时这位开国上将不小心被俘,没想到国民党军官竟是地下党
开国上将宋时轮将军是解放军中一员虎将,也是粟裕大将最得力的下属.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在战斗打响前亲自去前线侦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1948年11月7日,淮海战役期间,宋时轮和政委刘培善带着警卫 ...
-
淮海战役时,这位将军说:我职务最高,最后一个走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淮海战役时,这位将军说:我职务最高,最后一个走 ----下面是文字版---- 在开国中将里面,张震的名字比较响亮,其实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跟他很像,叫张震球. 而且,两人的革命经历也有相 ...
-
淮海战役时,粟裕为了歼灭黄百韬兵团,6次打电话征调这位将军
导读:提起淮海战役,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开国大将粟裕,他不仅是这场战役的发起者,还是直接指挥者.正是在他的出色指挥下,解放军才能以少胜多,打败了敌军80万大军,一下子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在这 ...
-
淮海战役时,粟裕为了干掉黄百韬,六次征调这位将军
大家都知道,开国中将梁兴初是铁匠出身,绰号"铁匠司令". 其实,除了梁兴初,开国中将还有一位"铁匠司令",就是周志坚. 周志坚跟梁兴初一样,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为 ...
-
淮海战役时,老蒋派猪将刘峙坐镇,又派另一个猪将辅佐他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淮海战役时,老蒋派猪将刘峙坐镇,又派另一个猪将辅佐他 ----下面是文字版---- 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成立了"徐州剿总",当时薛岳正在家里吃饭,问侄子" ...
-
一生三次入党的开国上将宋时轮,淮海战役时被俘虏后带敌人一个营起义,娶了对姐妹花!
在我军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位开国上将的入党经历十分曲折,一生入了三次党,他就是开国上将宋时轮. 宋时轮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五期,在校学习期间,在我党同志的介绍下加入我党,大革命失败后,宋时轮为了保密 ...
-
淮海战役时宋时轮遇袭,粟裕立即派人营救,为何宋时轮不领情
北纬二十三度关注 2020-11-06 17:19 1955年建国后首次立功授衔仪式上,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宋时轮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并调任军事科学研究院参加工作后 ...
-
淮海战役时,发生了一件事,邓小平大怒:必须严肃处理
电影<开国大典>中有一些精彩片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解放南京后,二野政委邓小平视察南京街头,看到一系列违反纪律的现象,非常生气,说要下决心整顿部队的纪律,于是就有了后来著名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