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之死,对曹魏是个损失,但对司马懿而言,是不是好事呢?
相关推荐
-
曹丕临终前留下两员大将,如果不死,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 ...
-
三国君主世系图
三国魏蜀吴三国鼎立发端于189年董卓入洛阳后的群雄割据,止于280年西晋司马氏灭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 ...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司马懿神速擒孟达
司马懿神速擒孟达 今天咱们再讲一个司马懿的故事. 先简单聊聊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三国时期,魏蜀吴鼎立.蜀汉刘备正是按照与诸葛亮在隆中座谈天下大势,进而得出夺取天下的策略:先占据荆襄,再夺益州 ,天下成 ...
-
为什么司马懿控制不了曹魏东部兵力?看看曹魏东部统帅就知道了!
司马懿这个人我们太熟悉了,他原本出身于世家大族,被曹操逼迫出来为官.其实,他本质上是看不上曹操的,曹操只不过是个宦官之后,出身低下,而他出身高贵. 但曹操需要士族的支持,所以,三番五次的邀请司马懿出山 ...
-
曹操临死前为何放过了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 ...
-
孙吴为何偏爱广陵?曹魏先行一步,屯田存粮为灭吴奠定基础
自孙策放弃江淮,转而攻取江东后,广陵便成为中原政权牵制江东的前沿阵地.其实,早在兴平二年孙策渡江之初,因扬州牧刘繇部兵于广陵海陵县,孙策在击败笮融后,即渡江北进,攻破刘繇于海陵,随后渡江而南,&quo ...
-
曹操虽喜欢人才,却也杀过6位顶级谋士,一人之死让曹魏损失惨重
曹操是三国时期不折不扣的枭雄,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quo ...
-
定军山一战中,夏侯渊的死对曹魏集团的影响有多大?
定军山一战,刘备集团内的老将黄忠斩杀了曹魏集团的大将夏侯渊,这一战发生在汉中之战的后半段,汉中之战是刘备主动发起的,也是针对汉中地区的一场全面战争,可谓压上了自己的老本. 而这一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场防 ...
-
曹操虽爱才,却杀过6位顶级谋士,一人之死令曹魏损失惨重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已经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它讲述了东汉末期群雄争霸的故事.它也是这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是根据史实而改编.东汉末年,汉王朝的江山已岌岌可危,群雄四起,出现了 ...
-
蜀汉最牛守城神将,他不死,曹魏何以打进蜀中?
要说守城,三国有很多能守之将,徐州有陈登(守广陵),河北有审配(守邺城),曹魏有曹仁(守襄阳).张辽(守合肥).郝昭(守陈仓),东吴有朱然(守江陵).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守城,就是单纯的防守一座城池,而 ...
-
和刘备是铁哥们,却给曹魏卖命一辈子,还把司马懿靠死了
田豫这个人,真的很精彩. 作为一个生于171年的幽州人,未成年时就和刘备很亲近,给公孙瓒卖过命,又相信曹操能平定天下,在曹魏工作了一辈子,比司马懿还大8岁,却死于公元252年,死在司马懿的后面. 这位 ...
-
蜀汉最精锐部队,指挥官可与赵云比肩,指挥官死后曹魏才敢伐蜀
三国时期,刘备所建立的蜀汉帝国从公元221年,一直坚持到公元263年才灭亡.我们从小说<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里面得到的一致信息都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意图剿灭曹 ...
-
为什么夏侯渊死后曹魏能够迅速止损,关羽死后刘备无法止损?
你有一百块钱的时候,损失了十块钱,和你有二十块钱的时候,损失了十块,哪个损失更大,对你影响更大?对正常人来说,当然是后者.夏侯渊之死之于魏国,差不多就是有一百块钱的时候损失了十块,而关羽之死之于蜀汉, ...
-
他熬死了曹魏四代人,活了90岁,曹操不杀他,酿成千古遗憾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短命的时代.你看看,无论是曹操,刘备,诸葛亮,还是关羽,张飞,都没有活过七十岁.孙权好一点,刚好活了七十一.司马懿更好一点,活了七十三.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们当然都 ...
-
诸葛亮掌权后为什么一门心思的与强大的曹魏死磕
相信看三国的各位读者可能都产生过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掌权之后一要门心思的跟曹魏死磕. 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最强,大汉十三州的土地,占了九州半,户籍在册人口440万,战兵50万. 东吴次之,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