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鼻出清涕

(0)

相关推荐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归元篇

    上篇 既知阴阳五行为中国文化之本原,后文化发展出易,医,道,儒,墨五家,随后文化分化出形形色色的不同门派种类,然而本原不出此五家之本也. 医家, 是中国医学本原,是传承文化载体,以文化储备为基础,以医 ...

  • 《证治准绳·杂病》鼻出浊涕

    谓鼻出浊涕也.经云∶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又云∶泣涕者脑也,故脑渗为涕).故得之气厥也.王太仆注云∶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也. ,谓鼻 也.足 ...

  • 《证治准绳·杂病》鼻

    中 ,亦作 ,鼻山根也,俗呼鼻梁.属足阳明胃经.督脉之会.(<素问>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传为衄 瞑目.注∶足太阳膀胱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络脑,阳明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今脑 ...

  • 《证治准绳·杂病》鼻不闻香臭

    皆属肺.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又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又云∶肺主臭,在藏为肺,在窍为鼻是也.东垣曰∶金匮真言论 ...

  • 《证治准绳·杂病》鼻中肉赘

    <韩氏医通>云∶贵人鼻中肉赘,臭不可近,痛不可摇,束手待毙.予但以白矾末,加 砂少许吹其上,顷之化水而消,与胜湿汤加泻白散二帖愈.此浓味拥湿热蒸于肺门,如雨霁之地,突生芝菌也.肺虚而壅,鼻 ...

  • 《证治准绳·杂病》

    目翳 在睛外遮暗.<内经>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按此论表里之翳明矣.用以治病,如鼓应桴也.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眉 ...

  • 《证治准绳·杂病》自叙

    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逢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心开意解,若有夙契者.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致殆遍,言 ...

  • 《证治准绳·杂病》卒中暴厥

    经云∶暴病卒死,皆属于火.注云∶火性速疾故也.然初治之药,不寒而温,不降而升,甚者从治也.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见卒然仆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手 ...

  • 《证治准绳·杂病》中风

    中后当如东垣法,分中血脉.中腑.中脏施治. <灵枢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故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 ...

  • 《证治准绳·杂病》中寒

    中寒之症,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异于伤寒何也?曰∶伤寒发热,而中寒不发热也.仲景于伤寒详之,而中寒不成热者,未之及何也?曰∶阳动 ...